云毅,一摆烂,在他的“英明”领导下,朝堂之上,大臣们一个个面露菜色。

不是不想积极,而是实在找不到北。

毕竟,连皇上都懒得出气,他们又何必白费力气呢?

这样一来,云氏皇族的旁支们反而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尤其是那位湖水县的县令,云伯恩恩王。

云伯恩,太上皇第十三子的嫡孙,是个不折不扣的“能力过剩者”。

在京城时,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整个朝堂,让无数同僚黯然失色。

可惜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皇帝老儿一看这家伙比自己还抢眼,心里那个嫉妒哟,直接大手一挥,贬!到!湖!水!县!做!县!令!

这一贬,就是一辈子。

湖水县,这地方可不简单,挨着南阳,深受其干旱之苦。

人口倒是没少,还因为逃难来的百姓增多而愈发拥挤,管理起来比绣花还难,教化工作更是让人头大如斗。

云伯恩多次上书朝廷,请求支援,结果呢?就像石头扔进了大海,连个泡都没冒。

无奈之下,云伯恩只好祭出自己的“家族小本本”,动用了那么一点点“私房势力”。

这一查不要紧,嘿,原来皇上云毅那哥们儿,身体已经“摇摇欲坠”了,跟秋天的树叶似的,随时准备“落叶归根”。

云伯恩心里那个激动啊,心想:这下机会来了,要是皇上有个万一……

但转念一想,百姓的事儿可不能等啊!

于是,他决定赌上一把,不是赌皇位,而是赌自己的智慧和胆识。

他先是搞了个“节水大赛”,让百姓们开动脑筋,看谁家的节水招数最妙,奖品嘛,就是县衙自产的“爱民大米”。

这一招,不仅激发了百姓的节水意识,还让县衙的大米库减轻了不少压力,真是双赢!

接着,他又推出了“夜校计划”,聘请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晚上给孩子们上课,教他们读书识字,还顺便讲讲古代英雄如何克服困难的故事,激励孩子们立志成才。

这一来,湖水县的夜晚不再寂静无声,而是充满了朗朗读书声和欢声笑语。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