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等青衫再多说话,堂下诸人已经起身入座,李东风又指了一下他身边的位置示意青衫坐过去,这次可被百十双眼睛盯着。青衫不好拂他的面子,往旁走了两步坐下去。
“开宴。”太监在堂外大喊。宫女似水流一样,端着散着香味的佳肴进来。
青衫随意一瞥,便暗自叹了一口气,这位子排列的可不对。
在李东风左手边紧挨着皇太后的是汤玉枢,李长意夫妇,两人身后置着一个桌案,坐着被乳母抱着的郡主汤南祈。祈姐儿还是个奶娃娃,正呼呼大睡着。
再往下是荣王妃,王妃身边是世子李裕营,营哥儿比武哥儿还大两岁,十六岁的少年,继承了大公子的美貌,生的唇红齿白,好一个翩翩少年郎。再过两年说门好亲事,自能撑起王府门户。
荣王妃身后的桌案坐着李玉喜,喜姐儿已经十八岁了,颜若桃李,欲语还羞。果然女大十八变,青衫刚刚在后堂竟然没有认出来她。
青衫也听尚荣华提过一句,杨开轩做媒,要把郡主说与他同窗的儿子。不知这门亲事商谈的如何了,荣王妃寡居数年,如今子女已大,也算守得云开见月明。
青衫不动声色看了一眼李东风,老夫人拎不清,任由长意胡闹,大夫人不争不抢退居后面,这做兄长的也不居中说句话,真是粗心大意。可惜李长意自视礼仪甚好,怎到了自身就像盲人把烛,看不清是非了。这位置一出,多少人又要暗地非议。
荣王妃旁边是宋召和汤玉敏,两人身后的桌案边乳母抱着一个两岁的哥儿,虎头虎脑的左右瞧看,嘴里还在往外冒着泡泡。
在往下近处坐着荣王妃的父兄,嫂子,陈夫人等人。
李东风右手边是青衫,位于青衫下首的是宝灵和守春,现今后宫的丽妃、婉妃。其后一溜四个桌案,分别坐着李东风的五个孩子。为首的是武哥儿李裕庆,其后是已故纯孝皇后生的二皇子李裕启,在后是宝灵生的三皇子李裕禄。接着是守春生的大公主李玉容,宝灵生的二公主李玉静。
青衫的视线在二皇子身上停留了很长时间,两岁多的孩童乖巧的坐在桌案旁,歪头看着李东风。眨着双眼,又看向桌面放着的乳羹,一旁的奶娘端起碗一勺一勺的喂着。
除了李裕庆跟在他身边,李东风常年不在家,和这些儿女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青衫默默的叹了一口气。只愿他以后能多陪着妻儿,也好尽到父亲的职责。
再下首是李天江,他的眼睛时不时的留意旁边几个皇子皇女,他下面坐是李大掌柜,李连生夫妇,王掌柜,王清夫妇。王清的妻子是白氏,青衫略有耳闻。李连生的妻子青衫是第一次见,听闻是一县知府的女儿,看着也是落落大方,面如满月,是个有福气的姑娘。
再往后是太后母族,为首的两桌是于氏堂兄弟两人,以及女眷,青衫在门外见到的于国舅,以及太后引荐给她认识的舅母,表嫂,表妹彩屏都在下首中央的位置。
在往后是飞龙山过来数十个李氏族人以及家属,在边缘的十多桌青衫就不知是李家哪儿的亲戚了。
宫宴可不是让你吃饱的,青衫在最前方,底下数百双眼睛打量着,她吃着也没劲。再加上腹部依旧不舒服,略微尝两口垫垫肚子,便提起唇角带着微笑面具迎接四处端量。
一场宴会吃着聊着,一个时辰,两个时辰,皇子公主,世子郡主年纪还小,都被各自的乳娘带下去歇着。若不是皇太后精力不济先撤了,这场宴会还不知要吃到什么时候。
青衫腰酸的坐不住,拿帕子捂着嘴打了个哈欠:“将军,我先回去了。”
李东风侧脸问她:“这离暄凤殿不远,你去那歇会。”
青衫摇摇头:“我先回了,你和众多族兄,表兄多年不见,我就不打扰你了。”便寻个机会出了上阳宫。
潇潇扶着她,青衫抻着腰往前走着,前方有个侍女拦着了她:“青衫姑娘,长公主有请。”
“你是丹桂?还是飘香?”青衫看着人面熟,却不知是长意身边的哪个丫鬟。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