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祝大海忙着将刀片交货验收的的时候,秦桂梅也没闲着,刀片的工艺已经固定,处理起来不需要秦桂梅再多费心。

她现在忙着干的事情,是给农机加工厂设计几个新产品,这时候的农村正流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各种小型收割机、微耕机、播种机等新型农用机械以后也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不仅能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还能推动农业向现代化转型。

这些小产品原理上并不复杂,关键就在于创意。有些机械厂能自个儿造,但要么是因为没合格的技术员设计,要么是因为厂子里创新精神不足。要是有人给做好了,送到他们面前,价格也合适,估计他们还是愿意买的。

所有这些设计都需要转化为机械图,这也是一件苦差事。农机加工厂的工人中,除了李师傅和祝玉英,其他人大多没接受过正规教育,他们只能靠经验和手艺加工零件,看不懂秦桂梅的机械图,无疑会影响产品加工的质量和精度。

不过让秦桂梅觉得神奇的是,祝玉英竟然能迅速理解她画的图。虽然她在技术方面是自学成才,经验也不足,但在理解机械图方面,却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她的眼睛仿佛能透过图纸看到内部的三视图机构。秦桂梅曾在她操作时在旁边指点了一下,结果她立刻明白了秦桂梅的意图,手中的工具也能按照她的想法将图纸上的每个细节准确制作出来。

秦桂梅好奇地问:“玉英姐,你以前在农机厂干啥?大家都不用机械图,你们是怎么加工零件的?”

祝玉英说:“哎,我们厂子没人会画图。我在厂里的时候,哪个工人请假了我就顶上,我自己也不会画图。厂里只有我读过书,公社拿着机械图来,我就先用笔在图纸上勾出零件的尺寸,然后再按照这个尺寸进行加工,只要尺寸对就行。我做了一个,工人就拿去对照着做,一般也不会有错。”

祝玉英的天赋啊,简直就是学机械的天才!可在这个小小的农机厂里,这样的天赋也没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发挥,她甚至还得负责接电话的杂活。

“玉英姐,你真厉害!”秦桂梅由衷地说,“不过,姐,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咱们厂子现在这么做不行啊,尤其是如果要搞新产品,没有现成的模子,怎么弄出来呢?”

“桂梅,你说得对,我也知道这样不行。”祝玉英点头赞同,“我也觉得这样不是长久之计。但是,你也看到了,我们家的条件有限,我们厂子也不像那些大厂有专门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如果有机会……”祝玉英的家庭条件并不宽裕,辍学后看到很多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上了技校后,分配在县城厂里上班,生活水平明显提升,说不羡慕那是假的。

秦桂梅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玉英姐,我有个任务要交给你。”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