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卿请讲!”朱元璋倒是想知道宋濂对经济学的看法,因为大家对这个新冒出来的后世的学科,都是知之甚少的,若能集思广益想必是受益匪浅的。

“老臣以为,结合天幕前面提及的事迹,天幕说如果燕王殿下能通晓经济学,自然能提前知晓“折俸”行为给百姓带来的不好影响,这说明经济学并不是经商的学问,而是能预知...”宋濂想了许久也想不出合适的词语,于是举了个例子。

“以黄豆为例子,收成好的时候价格就贱,收成差的时候就贵。想来天幕的经济学就是总结此类现象的学问吧。”

这样的宋濂完全是大儒的另一面,朱标惊愕得像是第一次认识他。

惊愕过后朱标是有些开心的,受朱元璋的影响,他其实对后世学问是没有抵触的,其实不管何种学问,只要是能真真切切造福社稷的,他都想要去接触。

因此他倒是有些担心宋濂对后世学问有所抵触,看这情况,老师这是适应得很好。

当然人的转变并不是一下子就转变的,父皇在此间出力甚多,比如前几天的热气球盛会。

朱标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的,但是当他乘坐的热气球升起,在上面望向钟山、秦淮河和长江时,那种震撼是与众不同的。

这之后他们有没有乘坐过民间的热气球飞天朱标是不知道的,但朱标觉得他们没理由能忍得住。

而小小的热气球算是后世学问中相对不起眼之物了,其他如煤炭、石油、元素周期表等才是真的造福万民的大学问。

在朱标心里想法流转间,朱元璋也是思考了一下,宋濂此番言论也有些道理。

“宋卿言之有理,请坐!”朱元璋请他坐下,随后又对着百官说道:“诸卿可有其他见解?”

其他人倒是没什么不同的看法,因此也不必重复,于是众人又期待地看向评论区。

《吃独食看来得罪了不少人[狗头]》

《不仅不分红,还套路员工,换谁都受不了》

《胡椒苏木好歹还能换点钱,朱重八发明的宝钞那是真心坑人,那玩意儿贬值速度和阿根廷比索差不多了[笑哭]》

《明前期还好。中期崩溃了》

《到朱棣时期就要崩了,朱元璋和朱允炆给败没了信誉,疯狂超发》

《老朱家自己的印钞机,那不玩命转[狗头]》

...

这是在说咱发行的纸钞吗?朱元璋暗暗的想到,虽说自己是有过想法,也知道其中有问题,但这问题是什么啊?

后世同样是用纸钞,为何偏偏没事?

这阿根廷比索也是纸钞吗?

贬值的意思是不值这個价了?

朱元璋将这些问题抛给了户部尚书杨思义。

杨思义也是一脸懵啊,不过好在他经历过大元交钞的烂发…结合天幕所说来看,宝钞作为货币是没问题的。

重点是如何计算该发行多少宝钞,以及控制住烂印宝钞的欲望。

...

《美元也没跟黄金挂钩问题出在哪》

《那你知道美金一词怎么来的吗?》

《美元最初和黄金挂钩,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现在和石油挂钩,要不然你以为老美为什么那么在意中东?》

美元?挂钩黄金?挂钩石油?

朱元璋只能命人将这些言论记下,他隐隐约约有种感觉,这里面的学问恐怕比之元素周期表的学问也不遑多让。

...

《除了下西洋,朱棣真正狠的一招,就是滥发宝钞,永乐年间,宝钞贬值跟擦屁股纸没区别。朱棣就是以此掠夺民富。下不下西洋,不是主要原因。》

《都一样,南宋和元后期都是滥发纸币,只不过人家都是到了王朝末年才这么干,他洪武永乐两朝开国五十年就直接玩崩了》

《唐宋元都玩钞票这种玩意,但也都是王朝末期,但是朱元璋从初期就开始玩,朱棣之所以那么出名是因为玩到他这就断了,这东西割韭菜是舒服,但不可能一直割,割的多了自然就破坏经济稳定了》

...

朱元璋看着天幕的一字字一句句,也意识到了其中问题的严重性...

...

贞观年间,长安城。

李世民被天幕的说法吓了一跳,他心中参照后世,自然是想发行宝钞的,只不过来还不及实施罢了。

没想到宝钞如果不慎,竟会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

可是,为什么后世印发宝钞也没事啊?还有那个美国也是如此。

所谓挂钩黄金是什么意思?

...

【这是小时候生火引燃蜂窝煤做饭的场景,虽说这种煤炉已经慢慢被淘汰很少见了,但提到这种煤炉生火的名场面,可以说是不少人的童年阴影】

【每次生煤炉都是大型灾难现场,不整个大花脸外加痛哭流涕,这炉子基本是很难升起来的,而始作俑者就是这个黑秋秋的蜂窝煤,多少人对他是恨得牙痒痒】

【在蜂窝煤发明之前,我们烧煤基本都是一块块直接丢进煤炉内点燃,但这样做会有一些问题,一个是因为煤炉内不通风导致煤炭燃烧不充分造成浪费,其次是每次填煤、抖灰也会非常的麻烦】

【于是在实际的生活应用中,就有大爷慢慢摸索出了蜂窝煤的制取方法】

紧接着天幕展示了一块圆柱形的煤块,煤块中间有着一个个孔洞,形似蜂窝,故得此名。

【中间的孔洞是为了能够方便气流流通,充足的氧气能使得煤炭的燃烧更为充分,也唯有如此才能产生更大的热量】

...

洪武年间,金陵城。

“这就是蜂窝煤,真够形象的。”朱元璋收拾了下沉重的心情,天幕上展示的煤块形状是圆柱形的,中间穿了一个个小孔,酷似蜂窝。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