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我要把我的精力放在军事上
公共租界西区,刘谓看着赶回来的王一将这些潜入租界的老鼠弄死,倒也不惊,只是听着王一最后让那个活口回去传的话,眉头皱起。
“咱们不跟他们继续斗了?”
“现在继续斗下去意义不大了,该做的,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咱们手里头就剩下这点人了,全折在这里肯定不行,我也需要时间调养一下我的身体。”
“战场上决胜负吗···怕是败局已定啊。”
“败局已定归败局已定,但是怎么输也是一门学问啊,老刘。”
“嚯,你这家伙说的倒是轻巧,没你带头下场,说句不好听的,我这医院估计现在都没几个人能抬过来救,都得死在河对面。现在你不下场了,咱们这边就没个能够打头阵破局的,我都不敢想接下来河对面的国军得有多难打。”
“是啊,难打确实是难打,可难打的原因除了日本人大军这个外忧,还有来自国府高层的内患啊,外忧咱们是没办法了,但这内患,或许咱们能帮忙除一下。”
“喂,你不会打算动手吧?”
“想哪去了,接下来这段时间就麻烦你在公司这边坐镇了,我就在大陆日报那边,至于我怎么做,容我先卖个关子,走啦”
见王一这样卖起了关子,刘谓也是无奈,只得目送王一离去。
随着王一从战场上撤回租界,也让日方这边秘密潜入租界意图行凶的活口回去传话,依靠着淞沪这个战场,中日双方之间的异人厮杀也随着这一夜市区内国军夺回大部分阵地而落下了帷幕。
罗店战场失守的消息也随着王一带回来的国军传到了国军高层,乃至金陵国府那边。
国府高层也围绕罗店战场失守这一坏消息和日军的动向做出了调整。
军事上的调整不是王一他能够去掺和的,他知晓自己的能耐,正面战场上当个突破手,打开局面,阵前斩将没问题,可要是给建议,告诉人家怎么打,往哪打,那就算了。
战场形势千变万化,不是你知道了结局,提前知道了日军的进攻路线,进攻方向,就可以轻易扭转的。
当前双方在装备和兵源素质上的硬实力差距,不是自己说两句话,给个建议就能改变的。
即便是敌后破坏这种行动,他孤身一人又能做得了多少。
中华异人圈这边到现在依旧是一盘散沙,战火没烧到他们自己家门口,没让他们意识到再这么不问世事下去,传承断绝的地步,他们就不会自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松散的联盟一块抗日救国。
他现在做的这些,只能算是提前挂上旗帜,让这一盘散沙的中华异人圈知道到时候汇聚到哪边,一同抗日救国罢了。
这场持续三个月的淞沪会战还在打,位于租界这边的市民每天都能听到河对岸响起的枪炮声,燃起的战火,还有在头顶呼啸而过的飞机。
就像刘谓说的那样,前面国军虽说一直处于守势,但至少还能依靠着王一这个陆地神仙在前线时不时破开局面,打出几波亮眼的反打,短暂夺回一部分阵地,给日军制造不少的伤亡。
可随着王一的离场,一切都回到了正轨。
从王一在9月15日给日方传话自己不再下场干预战事到21日这一周的时间里。
日军依靠着飞机舰炮的火力,步步推进,国军这边则是边打边撤,白天躲炮,晚上发动夜袭猛攻。
以24小时为周期,以人命为代价,与日军打出一段长时间的僵持。
只是这种僵持的代价便意味着又有一支国军主力部队被彻底打残,退出了王牌部队的序列。
而在这一周的时间里,王一也没闲着。
他虽然不再下场干预战事,但手上的活可一点都没少。
别忘了,他从罗店战场上带回来的,不仅有郭汝瑰这个隐藏自己人和他的残余部下,还带过去了一支自己人组成的学生记者队伍。
这支记者队伍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记录和采访,用手中的相机记录日军作战方式,用手上的纸笔通过采访国军士兵,确定敌我双方之间在单兵技战术方面的差距。
不将这些第一手资料搜集,汇总,再以报纸的方式发行出去,根据地那边的同志可得吃大亏。
对于王一自身而言,那就是让他借着这场战事给自己好好练一次手,在舆论战方面。
王一作为一个后来人,他太了解舆论战上的被动是一件多难受的事,无论是建国前还是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这方面吃了太多亏。
建国前是国府这边各种夸大其词,混淆是非,搞得百姓先天上对国府没有一点信任度,百姓对国府有没有信任他无所谓,就是连累到了先生他们那边,在那些没有群众基础的地方开展群众工作还是开辟根据地,都算得上困难重重。
建国后就更不必说了,跟西方的口水仗就没停过,只是奈何当时一穷二白,一心想着勒紧裤腰带搞生产,真的是一点人手资源都掰不出来。
只能由着西方在那颠倒黑白,搞到最后,生产力是发展起来了,肉身的腰杆子是硬了,结果脑子里的腰杆子软了大半截,整个社会风气都被西方舆论把控住,弄出一堆抽象的大活。
现在距离建国还有十二年,中间还有这么多仗要打,但有备无患嘛。
这时候要能培养出来一批人,日后开展根据地,开展群众工作,还是跟西方舆论打口水仗什么的,也不至于哪哪都没经验,哪哪都缺人。
所以就有了大陆日报这个报社的出现。
这是当初王一在美服开新号,搞出大陆集团这个新兴财团后第一时间搞出来的报社,并在第一时间将其安排到民国上海滩的租界内。
美名其曰就是中日双方早晚有一战,既然要打,咱们想要从中获利就得以中立第三方的视角搞清楚,投资哪一方更有回报不是。
办报纸,招一批记者去详细记录发生在民国里的一切,作为参考资料就是最好的办法,毕竟背景摆在那里,国府那边也犯不着因为这些事跟一个美国新兴大财团过不去。
在抗战没彻底爆发之前,大陆日报也跟其他外资报社一样,报导一下时政,风月边新闻,连载一些当下文人写的读物。
也就关外沦陷那段时间,在王一的授意下将日本在关外抓中国百姓去做人体实验的事报道了出来。
奈何当时国府选择捂盖子,将这些报纸给强行封锁在上海滩,还在第一时间派特务将其这些报纸钱给收走。以这种掩耳盗铃的方式,让王一的想法胎死腹中。
一次便是民国二十四年十二月由京城几大高校学生组织的‘一二九’运动,在暗中帮这些学生推波助澜了一波,搞得国府灰头土脸,小小报复了一次。
但前两次都是王一在暗中授意,再加上国府暗中阻挠,并没有达到王一想要的效果,这一次,他得亲自上手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