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弘治年间,一场令整个南北都为之震动的“试题泄露疑云”悄然升起。两位才子,唐伯虎与王阳明,竟意外地被卷入这场风波之中。尤其是王阳明,他本与这桩案子毫无瓜葛,却依旧被牵连其中,虽然榜上有名,却与状元之位擦肩而过,只得了个二甲,让人不禁唏嘘。
提及此案,不得不提另一位风云人物——明朝才子唐伯虎。唐伯虎,这个名字在民间早已如雷贯耳,作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他的画作更是被无数人传颂。但你知道吗?在成为画坛巨匠之前,唐伯虎也曾是个怀揣功名之心的文艺青年。
话说1499年,唐伯虎踏上了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征途。途中,他意外结识了江阴县的富二代徐经。两人一见如故,结伴游玩至京城。徐经身为富二代,自然与官员们打得火热。他花了重金去结交京城的达官贵人,其中便有礼部侍郎程敏政。当时,会考的主考官还未确定,但徐经却从内部消息得知,程敏政极有可能成为这次考试的主考官兼出题员。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与唐伯虎一同拜在程敏政门下求学。
果然不出所料,程敏政成为了这次考试的主考官,而李东阳则担任了副考官。然而,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一场关于试题泄露的谣言却悄然而起。唐伯虎和王阳明,这两位才子,就这样被卷入了这场风波之中。他们能否洗清嫌疑?这场“试题泄露疑云”又将如何发展?一切都充满了悬念。
考试的那日,京城的书院里一片寂静,仿佛连时间都在小心翼翼地行走。然而,当阅卷的钟声敲响,一场无声的风暴却在悄然酝酿。
李东阳带着几分戏谑,将一张试卷递到程敏政面前:“老程啊,你这回的考题真是刁钻,整个京城怕是只有一人能答出《退斋记》的作者是刘静修吧?”
程敏政接过试卷,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他快速浏览了一遍,嘴角便挂起了一抹自信的微笑:“哈哈,这字迹飘逸、文采飞扬,定是唐伯虎无疑了!”
这本是一句无心之语,却在办公室内掀起了一阵小小的波澜。众人纷纷围了上来,好奇地问道:“老程,这试卷都密封得好好的,连个姓名都瞧不见,你怎么就确定是唐伯虎的呢?”
程敏政一时语塞,只得哈哈一笑,打了个马虎眼:“唐伯虎那小子文采出众,我不过是凭感觉猜的。”然而,他刚才那坚定的语气和此刻的闪烁其词,却让有心人看出了端倪。
不久,一则关于唐伯虎作弊的谣言开始在京城中流传。科举考试,乃国之大事,岂能容忍半点舞弊?皇上听闻此事,勃然大怒,下令大理寺彻查此案。
于是,唐伯虎、徐经和程敏政三人,便被押进了阴森森的大理寺监狱。一时间,整个京城都为之震惊。这场看似平静的考试,竟隐藏着如此惊心动魄的阴谋。而真相,究竟如何呢?一切,都等待着大理寺的揭开。
在京师的大堂上,程敏政坚决地否认了自己曾泄露试题给唐伯虎和徐经两位考生。他辩解道:“试题我早已在家中深思熟虑,构思妥当。或许是家中那个贪财的小厮,被徐经这个富二代用重金诱惑,偷偷地从纸篓里拿走了我的草稿。”此言一出,徐经立刻矢口否认,但在朝廷的严刑拷打之下,他最终不得不屈打成招。
这一下,京师上下炸开了锅。毕竟,此时的试卷已经批阅完毕,名次都已排列妥当,只差最后一步的发榜。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感到措手不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