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这大明位面的万历皇帝,看了怎么能不动容!

因为这句话,

就是当年在援朝平倭一战后,

大明朝在正殿颁布的那个诏书!

诏书内容其实是一个大长篇,

具体内同就是万历自己也记不太清了。

但是!

那诏书结尾的最后一句,

所有人却是记得清清楚楚!

那就是天书点评中这一句。

【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意思也很简单。

当正义之师奋发扬威时,那些挑衅和侵犯的行为,即使对方再强大,也必然会受到正义的打击和诛杀!

还有一个让万历落泪的原因,

就是因为天书中出现的这句点评,

就是天书使者,现在已经被各个位面皇帝,文臣武将,还有老百姓们尊称的,

苏晨先生写的!

字体,颜色,都和之前的天书点评不一样!

黑边金底,

一看就是挡不住的庄重和肃穆。

“如果朕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苏晨先生第一次在天书里点评吧?”

虽然天书点评里,

什么明亡于万历,

什么摆烂不朝,

什么有了爷爷的病,没了爷爷嘉靖的能力,

还有说什么万历中兴,其实就是张居正中兴!

这些零零碎碎的点评,就没停下过来。

把万历小心脏扎的,

那叫一个鲜血淋漓啊!

而现在,

出现在天书之的,

是苏晨这么一句自己诏书中的点评!

【纵观大明三百年。】

【其实都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来总结。】

【即便面对再强的外族,都未曾跪下。】

【对于当时大明来说。】

【后世那许多看去惊天动地,值得大书特书的功绩。】

【在当时的大明,都只是沧海一粟,匆匆过往而已。】

【就像这场打了八年的抗倭战争。】

【对明朝来说,出动个最多几万人,只是大明诸多国事中。】

【一件小事而已。】

【加大明特有的言官泼脏水,东瀛和高丽各说各话,大吹特吹自己的战绩。】

【在几百年后的华夏,这件事居然成了这个样子。】

【争议,误解,还有谜团。】

看到这,

大明位面,万历沉默不语!

而明太祖位面。

这明太祖朱元璋更是一声长叹。

又惋惜,

又自豪!

惋惜的自然是像这样的对外战争,后世居然说不清道不明。

自豪的,

自然是大明轻轻一抬手,

这东瀛倭寇的浪子野心,

瞬间化为粉末!

大唐位面。

唐太宗看着天书如此说,

就和其他位面的皇帝一样,

好些人都突然醒悟过来!

李世民一招手:

“叫史官过来!”

“快!”

“把天书所说的每一字每一句!”

“特别是苏晨先生提到的每一个字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