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众人都猜测得差不多了,虞美人公布答案。
[我们之前说过,钱俶是奉旨入汴京后,才因被扣留,又不想百姓不遭兵燹,才自献封疆于宋的这件事发生在公元978年,是宋太祖赵光义太平兴国三年发生的事,那年钱俶50岁。
十年后,公元988年的八月,吴越国合并北宋的第十年,钱俶六十大寿的那一天,发生了十分可疑的事情,与朝廷的贺寿使者有关。
原来,那天钱俶与贺寿的使者宴饮至夜幕,这一幕是不是很眼熟,不过一个是钱俶,一个是赵匡胤。
接下来的事嘛,光烛一庭,是夕暴卒,谥号忠懿。这就算钱俶的一生了。
多么潦草,多么难过,又是多么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的一幕。
所以你才明明这么大的功绩,这么好的事情,什么独独奖钱俶,却不讲赵光义,是因为不能吗?
还不是因为赵光义他不配。
你就看看,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吗?怎么你们北宋是有什么深夜喝酒必暴毙的习俗是吗?
我们有请下一位受害人,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赵炅饮酒,共宿宫中;隔日清晨,赵匡胤被发现在万岁殿逝世,享年五十岁。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
就把这两者放一起,谁看了不得吓死,我看你们宋朝最应该防得可不是武将,而是动不动就喝死人的酒。
武将好歹能保家卫国,你们宋朝的酒,喝一个死一个,喝一个死一个,晦不晦气?
啊。我这里没有炮轰酿酒行业的意思,事实上,我虽然不爱喝酒,但我国酒文化(非现代酒桌文化)还是很有趣的。
但各位酿酒师傅,你们说这件事儿怪不怪,就宋朝的酒,还是赵光义时期的酒,还是被赵光义看不顺眼人的酒,怎么就这么容易喝死人呢。
钱俶做了那么多,结果就这么死了,冤不冤呐。
所以不能说一千一万遍,我还是得重复,宋朝不配,赵光义不配。]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