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柴荣也是个牛人,要我甜甜那么忙,早就躺平摆烂,除了自己该干的,平日里能偷懒就偷懒,但他不,他在做生意期间,还顺便学习骑射,略通史书和黄老学说的着作。

成年后,直接弃商随郭威从戎。

是的,你没听错,柴荣在做这些事情时,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他未成年。

未成年能有这毅力,该说不愧是老祖宗,真的好早熟。

而到他成年后,柴荣真的是毫不犹豫的弃商从戎,干大事儿去了。

我并不是说郭威柴荣这父子俩现在就开始了自己的造反事宜,事实的情况是,在柴荣年幼忙碌的这段期间,另一边的郭威也做出了不小的成绩。

公元947年,后汉政权建立,郭威以佐命功授为枢密副使,柴荣则被任命为左监门卫大将军。

公元950年。郭威任邺都留守,担任枢密使、天雄军节度使时,授柴荣为天雄牙内指挥使,兼领贵州刺史、检校右仆射。

然后,可能是当时的郭威实在位高权重,后面的事情相信大家也猜到了。

是的,郭威被当时的后汉皇帝猜忌了,并且还趁此机会下毒手,将郭威和柴荣留居在京都的亲属全部诛杀,然后派人杀死郭威。

当然,这一切也只能停留在“企图”的层面上了,因为郭威他也不是什么愚忠之人,他果断选择以“清君侧”之名杀向京都,又安排柴荣受命留守邺都,主持邺都事务。

然后次年,郭威成功登基,柴荣为皇子。

我们把时间线往回调一调,讲回柴荣在澶州任内做的事情。

可以说,他做得非常优秀,史书中的描述是,“为政清肃,盗不犯境”,深受官民倚信。

如此,可以先看见一点点柴荣的实力了吧。]

虞美人说到这里,顿了顿,喝了口给自己泡得果茶给众人一点消化的时间。

而众人也趁此机会讨论开来,只是这一次,他们讨论的重点并不在柴荣,而是在那位他们之前一直忽略的“姑父”郭威。

实在是,这操作有点猛啊。

他们本以为这位姑父是背景板,没想到竟是本局mvp。

……

[后面的事情大家肯定也猜到了,他们建立了后周,国家却并不能够说是铁板一块,即使这父子俩互相信重,但在朝堂上总有搅屎棍想要挑拨二人关系。

说实在的,收集资料的时候不觉得,现在再看,我有点被郭威折服了,我多讲一点,不会占用太多时间的。

后周建立后,国家并不是十分安定,他们接手的臣子,很多都是从前朝继承下来的。

有一次,后经历了一场叛乱,当时的柴荣屡请率军征讨,得到郭威嘉许,这看着是一件好事是吧。

最后的柴荣好像并没有去成,因为朝臣的阻止,后来是郭威亲征的。

虽然最后胜利了,但中间还是有些波折的,而在战事不利之际,应该是郭威亲征之前发生的事儿,郭威对宰臣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朕不可行,当使澶州儿子(指柴荣)击贼,方办吾事。”

——如果朕不可以亲征,就应当派澶州的儿子(指柴荣)去攻打贼人,才能办好我的事情。

可见他对柴荣的信任。

而另一方面,郭威比较触动我的,应该是他驾崩前对柴荣说的话吧。

他对柴荣说,“我不行了,你赶快替我修建陵墓,不要让灵柩留在宫中太久。

陵墓务必从简,别去惊动,扰害百姓,不要用许多工匠,不要派宫人守陵,也用不着在陵墓前立上石人石兽,只要用纸衣装殓,用瓦棺作椁就可以了。

安葬后,可以招募陵墓附近的百姓30户,蠲免他们的徭役,让他们守护陵墓。

陵墓前替我立一块石碑,上面刻几句话,就说我平生习惯于节俭,遗诏命令用纸衣瓦棺。”

问你们个问题,谁看见第一句话的时候,没有心头一惊,在想郭威这是想干啥,该不会学杨广,折腾百姓大兴土木,给他造陵墓吧。

然后看到后面的内容。

对不起,我错了,我忏悔,经验主义害死人。

是我总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总是用恶意揣测好人了,我真的错了QAQ。

但也是这样,我也总算理解,为什么他优秀,柴荣也优秀了。

这就是言传身教,信任亲近是亲人相处间永远的必杀技。

所以,柴荣的登基并不是阴谋诡计,也并不是我们猜测的其他乱七八糟,真的只是按照遗诏正常即位,仅此而已。]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