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讨论中,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个关键的进展。”
“那就是前机身骨架的制造材料,全部选用了那种前沿的、突破性的材料。”
“然而,此刻我们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我们尚未掌握这种基础材料的生产技术。”
“你们能想象其中的后果有多么的严重和不可预测吗?”
张明瑞沉重地点了点头,“老师,您也不用太过焦急,再给我们一点时间......肯定能找出来的。”
他的声音细如蚊蝇,没有底气,表情如同面对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
这就像是在建造一座宏伟的宫殿,所有的设计图纸都已精心绘制完成。
然而,在关键的时刻,他们却找不到那支撑整个建筑的坚实龙骨。
这样一来,那耗费了数十亿资金、无数心血和时间的设计图纸,不得不被搁置一旁,甚至可能需要重新设计。
这不仅是对人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更是对整个项目组士气的一次沉重打击。
张明瑞低头,手中紧握着那份关于材料问题的报告,他的内心充满了挣扎和犹豫。
他反复思考,是否应该将另一份报告交给自己的恩师。
在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张明瑞终于做出了决定。
他深吸了一口气,将那份报告放在了桌子上。
“但是,老师。”
他轻声开口,“民科方面昨天送来了一份报告,是关于某种国产碳纤维的性能测试结果。”
“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启示……”
他的话还没说完,孙长兴的眉头已经紧锁了起来。
民科,可以理解成民间科学爱好者,指那些游离于科学体系之外而热衷于科学研究的人员。
这些人在研发方面确实算得上是外行。
“国产碳纤维?连西电研究所都造不出来的东西,我真的不太相信……”
孙长兴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出于职业素养和责任心,他还是接过了那份报告。
翻开报告,他看到的是一份详尽的碳纤维强度测试数据。
虽然不是原材料,但测试内容十分详尽。
孙长兴的眉头越皱越紧。
“抗拉强度竟然超过了4600MPa,弹性模量也达到了330GPa以上……”
他惊讶地发现,这种材料竟然能在非氧化气氛条件下,在2800°C时正常使用,甚至在3500°C的高温下也不会熔融软化。
“这……这怎么可能?!”
孙长兴震惊地抬起头,看着张明瑞。
他作为与碳纤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专家,只需要看一眼这些数据,就能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概念。
这绝对是T-2以上级别的碳纤维材料,完全满足了战机前机身的所有强度要求。
如果这份报告上的数据是真实的,并且这种材料能够量产的话,那么西电研究所的困境将迎刃而解。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