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在成都,丰收的季节悄然而至。郊外的稻田里,稻穗沉甸甸地垂下了头,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

“陛下真乃神明也!”

“此言非虚!”

“我等先前尚存疑虑。”

“倘若早听陛下之言,此刻的收成定当倍增。”

大树下,乡民们围坐一团,热议着当前的景象。他们的目光不时地瞥向那金黄的稻田,那里曾是皇帝刘禅亲手耕种的土地。

数月前,大汉皇帝刘禅深入田间,亲力亲为地播撒稻种。如今,那些稻子已经抽穗,那些曾怀疑的人,此刻都惊叹不已。

“诸位,陛下何以知晓如此种植能增产?”

“因为他是天之骄子。”

“真命天子也。”

一位年过花甲的老者激动地表示:“陛下乃我等的救星,有他在,我大汉百姓定能安居乐业。”

“言之有理!”

“说到长坂坡,当年陛下在曹操百万军中安然无恙,果真是天命所归。”

“安然无恙靠的是赵老将军!”一个年轻人插话道。

却遭到一位中年男子的反驳:“你懂什么?赵老将军能在百万军中七进七出,还能全身而退,全因他怀里抱着的是陛下。”

“陛下是真命天子,自然能助赵老将军化险为夷。”

“正是如此,我也有所耳闻。当年赵老将军被曹军重重包围,命悬一线之际,你们猜怎么着?”

众人纷纷摇头,聚精会神地听着。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赵老将军怀中突然红光四溢,四周曹军顿时丧失意识,赵老将军趁机突围成功。”

“神奇!”

“这定是陛下真龙天子之气,庇佑了赵老将军。”

“所言极是。”

这样的议论在成都城乡间此起彼伏,早已不是新鲜事。百姓们对皇帝的崇敬与信赖,如同这丰收的稻穗一般,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在百姓的日常闲聊中,皇帝刘禅成为了他们热议的焦点。

自个月起,成都的民众不再为食盐所困,因为政府开始了一项政策,允许他们使用盐巴在衙门兑换精盐。这一举措,使得精盐成为了家家户户的必备品。

尽管最初的兑换比例是三比一,让许多人觉得不划算,但随着精盐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其卓越的品质与口感开始被大众所接受。

相较于使用盐巴做出的菜肴,精盐不仅口感更佳,且菜色更加诱人。

更重要的是,虽然精盐的价格看似是盐巴的两倍,但实际,在做菜时,精盐的用量却远少于盐巴,一两精盐便能满足一道菜的咸味需求,而盐巴则需要五六倍的量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因此,尽管表面看起来百姓在兑换精盐时似乎有些吃亏,但实际,他们却是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