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咱们再来聊聊,那个嚣张得不行的匈奴吧!
几万骑兵啊,跟打了鸡血似的,直接就越过边界,奔着代郡就去了。
代郡太守恭呢,估计当时正在喝茶呢,听到这个消息,茶杯都吓掉了,结果最后不仅自己丢了性命,还被匈奴顺走了一千多人。
这消息一传到朝廷,整个大汉朝都炸开了锅!
然后啊,就在六月初二的那天,皇太后突然驾崩,全国上下都哭得稀里哗啦的。
武帝更是伤心得跟个孩子似的,朝政都顾不上了,估计当时连饭都吃不下。
到了秋季呢,朝廷开始琢磨着,调整对西夷地区的政策。
把那些繁琐的建置都给废了,就设了个南夷、夜郎两县和一个都尉来管理。
后来呢,还让犍为郡自己看着办,搞好地方建设。
这样一来啊,朝廷就能腾出手来,专心去修筑朔方郡的郡城,加强边防力量啦!
可是啊,那匈奴就是不死心,又跑来雁门郡捣乱,又杀又抢的,搞走了一千多人。
这一下子,就把朝廷的注意力,又给拉回到了北边。
武帝气得直咬牙,发誓一定要给匈奴一个狠狠的教训,让他们知道大汉朝可不是好惹的!
这一年,咱们的中大夫张汤荣升廷尉啦!
这哥们,哎呦,狡猾得跟只成了精的狐狸似的。
那脑瓜子转得,比电风扇还快,专门擅长搞点小聪明,玩点手腕。
要说他驾驭人心的功夫,简直比炖汤还熟练,绝对是一等一的高手!
那时候,咱们皇上武帝可是个儒学迷,张汤一看这机会,眼睛都绿了,立马就装作董仲舒、公孙弘的铁杆粉丝,成天就是大师666、膜拜大神的。
他还找了个叫宽的千乘人给他当助手,专门负责用古代的法令和经义,解决那些让人头疼的案子。
这张汤审案子,那可真是个人才。
他就像是皇上肚子里的蛔虫,皇上想重罚谁,他就把案子往那些执法严苛的监史手里一送;
皇上想放谁一马,他就把案子交给那些好说话的监史去处理。
就这么一来二去,他总能让皇上心满意足。
你说这家伙,狡不狡猾?
张汤这人啊,还特别念旧。
对于那些老朋友的子弟,他照顾得比对自己亲儿子还周到。
生怕他们受了一点委屈,就差没把他们供起来了。
而且啊,他还特别会做人情,不管是天寒地冻,还是烈日炎炎,他都会去那些位高权重的公卿大臣家里,串串门,拜拜码头。
这份毅力,简直比送外卖的还拼!
这哥们,能说会道,会做人,难怪他能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如鱼得水啦!
而且张汤还被传说成,那个公正得不得了的酷吏。
这是怎么说的呢?
大红人张汤,执法那个狠啊,简直比阎罗王还阎罗王。
心里那个嫉妒的小火苗啊,噗噗地冒,断案子嘛,嘿,一言难尽,总之就是不太公平。
但你猜怎么着?
就这样一哥们,居然赢得了好名声,天理何在啊这是!
这时候,咱们另一位主角汲黯闪亮登场!
这汲黯啊,直肠子一个,眼睛里容不得沙子,一看张汤那做派就不顺眼。
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跑去找武帝老板,告张汤的状:
“武帝老板啊,你看那张汤,身为大官却不懂得尊重先帝,也不会安抚百姓。
就会乱改你祖宗留下的法律,这样下去,他家恐怕要断后了!”
汲黯内心独白是,我这都是为了你好,武帝老板,你可得睁大眼睛看清楚啊!
汲黯跟张汤那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张汤呢,就会钻牛角尖,抠字眼儿,大小事情都跟你斤斤计较,典型的法律小能手。
汲黯则是坚守原则,可就是嘴上说不过张汤。
终于有一次,汲黯实在是忍不住了,大骂道:
“次奥!大家都说刀笔吏当不了大官,果然没说错!要是天下都按照你的套路来,那不得吓得人人自危,侧目而视吗?!”
汲黯内心真实想法是,气死了爹了,下次再也不跟这货辩论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