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份的策论,当然不是让他一个人看完。
先是这次科考的评委看,挑出好的再给他。
不出意外,韩修平写的最好,甚至提到了普及读书的问题。
设想,以后大商的所有人都能够受到书本的熏陶,懂礼教,受约束,那么,大商的发展整体上就上升了一个台阶。
夏泽写的也非常的出彩,还有一个是青州的解元徐冠林,这次文章也颇合武成帝的心意。
当场点了韩修平为状元,任户部侍郎,徐冠霖为榜眼,夏泽为探花,两人均任翰林院六品编修。
虽然官没有户部侍郎大,但是进入翰林院,以后的官路也会亨通的。
因为大商向来有一个说法就是非翰林不入内阁。
翰林官员的含金量还是非常高的。
还有就是王景,这次虽然名次不太靠前,发挥的也不错,直接进去户部,户部主事,在韩修平手下干事儿。
其他人的根据名次,有进翰林院的,还有派出去任县令或者是别的官员。
只要是榜上有名的,几乎都成为了官身,以后如何,就看个人的造化了。
而且武成帝还给了他们信心:“以后干事儿,不用考虑别人背后是谁,只要你能做出政绩,朕就会破格提拔,不会任人唯亲,只要你有才,在我大商,就有你的一席之地。要是谁敢糊弄于朕,那就等着脑袋搬家吧。”
这句话,给了那些没有关系背景的寒门学子希望,也给了那些投机取巧的人警告。
“谢皇上教诲!”
就在众人以为殿试结束的时候,夏老王爷身着朝服,大步迈进来。
“臣有本启奏!”
百官们惊讶,这夏老王爷轻易不会出现,今日穿的这样正式,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自己的孙子已经是翰林院编修了,还不满意吗?
“夏老王爷何事?”
夏老王爷站在大殿的正中央,郑重的说道:
“臣要告铄王殿下,成国公,何太傅,镇国大将军尹正。”
“嘶...”
好家伙一下子告四个人,还都是位高权重的,夏老王爷这是疯了吧?
这几个人是怎么得罪他了?
不对呀,成国公不是已经死了吗?
死者为大知不知道?
他们都知道夏老王爷是个混不吝的,但是也不能在朝堂上撒泼啊。
现在朝堂上的人数可是这几年来最多的时候,不说本来的官员,就说今日来参加殿试的,就三百余人。
学子们屏息,竖起耳朵听着,心中激动的不行。
第一次站在朝堂上就遇见这么大的事情,人生之幸啊。
王景拼命的给夏泽使眼色:怎么回事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