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流转

大唐纪元。

李世民眼眶中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他难以置信,后世华夏竟有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竟然达到了大唐时期的二十多倍之巨!

他深深感受到袁老身负的重任与他那崇高的理想追求。这样一位为国为民、功在千秋的伟大人物,无疑当得起“神”的赞誉!

李世民感慨万分地道:“我华夏后世,竟孕育出此等杰出人物。”

“实乃我华夏之大幸!”

......

大宋时空中,

赵祯亦收敛起原有的自傲态度。面对拥有14亿人口的后世华夏,其国家实力无疑是超乎想象的强大!

而一个容纳了14亿人的大国,其经济实力也必然远胜大宋无数倍!

再看袁老的事迹,

他看到了华夏后人那种不屈不挠、坚苦卓绝的精神风貌。

此刻,

他的内心已完全被折服!

赵祯坚定地宣布:“将袁老的事迹载入史册,传扬天下。”

“我大宋百姓,应以袁老为楷模,学习其精神!”

......

与此同时,

屏幕弹幕依旧如潮水般涌现。

【现今华夏的粮食总产量已经稳居世界首位。】

【这离不开袁老以及李振声、李登海等众多科学家的辛勤付出!他们是我华夏民族的脊梁!】

【数据说话:水稻年产2.1亿吨、小麦年产1.3亿吨、玉米年产2.7亿吨、红薯年产0.3亿吨、大豆年产0.16亿吨!】

【种类繁多,去年粮食总产高达6.87亿吨!】

【吃不完啊,真是吃不完!】

看着这些弹幕,

身处大明时空的朱元璋,

早已垂涎欲滴!

不仅仅是水稻的高产,

后世的小麦、大豆产量同样惊人!

除了那位高产水稻之父,还有杂交小麦、杂交玉米之父等众多英才辈出!

尤其是那玉米的产量,更是让朱元璋目光无法移开!

他几乎挪动不得分毫!

那被誉为高产的水稻,年产量竟高达2.1亿吨。

而眼前这玉米,其总产量更胜一筹,达到2.7亿吨,其单位面积产量无疑更为惊人!

可这玉米究竟是何物?

朱元璋却闻所未闻!

还有那番薯的名字,同样令他一头雾水!

就在这时,

几条新的评论犹如流星划过夜空。

【据说陈振龙自南洋带回的一株番薯藤蔓,使得清朝时期的人口从明末5000万猛增至4亿。如果大明朝廷早些重视这根神奇藤蔓,或许历史将改写,清朝的存在都可能成为未知!】

【的确如此,尽管表面看明朝因战乱倾覆,实则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民不聊生才是症结所在。若百姓都能温饱无忧,谁还会冒险去造反呢?】

【此言甚是深刻!】

【说来真是讽刺,玉米与番薯这两样作物,居然都在明朝时期传入华夏大地。】

面对这些信息,

朱元璋瞬间陷入震撼之中。

他从未料到,自己心心念念的番薯、玉米,竟然就在大明的土地,

近在咫尺!

他的情绪陡然变得炽热无比,紧紧盯着天幕喊道:

“速传朕旨意,务必寻得陈振龙!”

“朕要封他为重臣,以示表彰!”

想到即将得到番薯,他激动得全身微微颤抖起来。

然而,

朱标适时提醒道:

“父皇,虽然后世记载番薯在我大明时已引入华夏。”

“但具体时间无从考据。”

“我大明国祚绵延276载,那位陈振龙也许尚未降生于世。”

朱元璋听后略微平静了一些,焦急地询问:“那依你之见,难道就不寻找了吗?得不到番薯,朕心中难安呐!”

朱标从容一笑回应:

“父皇勿忧,天幕之中已有线索。”

“番薯确系由南洋传至我大明。”

“所以就算找不到陈振龙也无妨,朕可命人下南洋搜寻。”

朱元璋一巴掌拍在扶手:

“哎呀,朕怎么就没想到这个法子呢!”

“来人,从今日起解除海禁,全力以赴地打造我大明的海洋舰队!”

朱棣急切提醒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