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段艰苦岁月里,饥饿如同阴霾般笼罩着民众的生活。】
【不少地方,甚至有人因饥饿而悲惨离世。】
【他于内心深处立下誓言,要让华夏大地的人民免受饥饿之苦,永不再为温饱忧虑。】
大宋时空。
仁宗执政的时代。
赵祯仰望天际那片璀璨金幕,嘴角微扬。
此时的大宋,经济繁荣昌盛,民众富饶安康,文化亦是灿烂夺目。
真可谓国泰民安、盛世繁华。
赵祯悠然言道:
“如今我大宋子民,填饱肚皮已非难事。”
“追求文教娱乐,才是百姓们生活的新风尚。”
“看来这后世科技虽令人惊叹,却也仅限于此。”
“若连饭食都不能保障,何谈国家强盛。”
“我大宋之繁盛景象,即便后世人见了也要自叹弗如。”
“倘若只是解决温饱问题,就能与神农炎帝并肩。”
“那朕的功业,又该是如何显赫?哈哈哈……”
……
大清时空。
“人人有饭吃?”乾隆看着金幕,略感意兴阑珊。
尽管衣食住行中,“食”居第二位,
但仅仅是让人人都能吃饱,又有何难?
清朝已在北方广泛推广水稻和番薯种植,田间地头物产丰富多样。
清朝人口已跃至惊人的四亿!
尽管在一些边远贫瘠之地,依然存在饥寒交迫之人,
然而纵观历史长河,哪个朝代能够养育四亿之众?
清朝粮食产量,已然达到一个令人咋舌的程度。
而这,正是他的伟大功绩所在!
乾隆不禁暗想,
后世将袁老尊为当代神农,或许有些夸大其词了!
……
这时,画面继续滚动播放。
【六十年代,他在试验田中发现了一株特异的天然高产稻种。】
【他视此稻种为无价之宝,更坚定了改良水稻品种的决心。】
【同时,国外科学家断定,研究高产水稻纯属虚幻梦想。】
【然而袁老不畏权威,坚信高产水稻必有光明前景。】
【他曾说过:在电脑和实验室之外,才能真正种出水稻,真正的农业在于田间劳作。】
【经过四年不懈努力,袁老终于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孕植株。】
【高产水稻育种工作,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数年之后,他又发现了野生稻种资源,“野败”。】
【虽然未能立竿见影地提高水稻产量,但“野败”的发现,成为了突破三系配套技术的关键节点。】
【……】
影像详尽展示了袁老的艰辛历程。
近二十年光阴,浓缩在这短短几段文字之中。
大秦时空。
嬴政原本端坐的姿态已经变为站立,
眼中满溢出激动的光彩。
他万没想到,后世的农学家,
并非普通的耕作者,而是致力于研究如何提升粮食产量!
怪不得后世把袁老誉为当代神农!
若他真的能成功研发出增产水稻,那绝对是旷世伟业!
比肩炎帝,实至名归!
……
大汉时空。
刘彻同样深感震撼!
他未曾预料到,农人竟能进行如此卓绝的研究!
改良水稻育种技术,提升粮食总产量!
一旦成功,称袁老为当代神农,确实当之无愧!
单凭这份执着的精神,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