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时间转眼到了四月,返乡两月,远的,益州的估计也才一个多月,毕竟路途遥远。

这个时候,吴国各郡士兵,陆陆续续接到军事征召命令。

而很多“衣锦而归”的禁军将士,往往选择转役。不是嫌弃常备军的待遇太好,而是想把机会留给自己的同族。

这个时候的宗族体系,真的让人无解。

大概意思就是,你家已经赚的够多了,机会让出来吧。

拿到了财富,爵位,官职的常备军,很多也不想出远门,于是就同意了。

至于能不能顺利传给同族年轻子弟。

他们其实也没谱。

但是为了确保,徐州,扬州,豫州,荆州和益州,都有人参与到已经7万多人的吴国“常备军”:禁军体系来。

兵部也好,三军都督府也好,都在极力把名额分散到尽可能多的地方。除非某地盛产精兵。

比如金陵所在的“应天府”,就盛产“丹阳精兵”,但本质上,。还是一句话“穷山恶水出刁民”,当当地老百姓,只能通过当兵吃饱饭的时候,他们自然会苦学军事技术和刻苦练功。

这种情况,遍观历史,都是如此。

吴国集合全国财力物力人力打造的七万多大军,其中一万多水军,海军,是最稳定的,当今天下,有本事在水面上,给这一万多海军,水军造成威胁的,还真的不多。威胁他们更多的反而是年年都有的“台风”。

所以,这次选调,还是六万陆军为主。

以益州,荆州郡兵为主的禁卫军,很快在法正,冯布的组织下,在洛阳云集,开始集训。

至于为什么选择这里,恐怕是想要威慑一下不安分的“周天子”。又没有对秦国和晋国的日常戒备。

那不好说。

然后是集结在陈都的虎贲军,此时的虎贲军,也不再全都是来自豫州,虽然豫州人口众多,但是还是分出部分名额给了面积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的徐州,主要是北部,比如彭城郡,胶东郡,琅琊郡等。

主将马孙成带着陆鞍,邱宁在陈都郊外的大营,进行点兵,训练。

还有以扬州和南徐州,比如东海郡,下邳郡,淮阴郡,广陵郡等。

重新换人的两万御林军,在麻成和梁武清点下,最先完成在胶东郡所在地的即墨集结。在这里演练军武,也有利于震慑当地分裂势力。

自然,麻成和梁武其实很不爽,由于之前小兵团作战,被范蠡接连几次打击,一次还被团灭了一个两千人的旅,导致他们现在还有个{婆婆},大将军展如。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