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海关城出发之后,经过一整夜跋涉。
走过一百二十里路程,即了碣石山区。
碣石山区,南北长约五十里,东西宽约四十里。
山中有上百座峰峦,由北向南突兀拔起。
山峦渐次增高,形成横亘三道的屏峰。
靠南的这道最大屏峰,最中央就是碣石山极顶:仙台顶。
像擎天一柱,仙台顶真就如碣高冲,插向云霄。
仙台顶距渤海海岸线,这时有二十里。
于这一地域,渤海近海中的渔民来说,仙台顶就是客观看到的,最醒目的标杆,像灯塔,让渔民可以辩识出方向、位置……
晨末己初之时,朱慈烺、李自成、宋献策、李祥死人就已登上了仙台顶。
这才发现,所谓的仙台,原是两个顶!
它们突起于宽博坦荡的千仞绝壁之上。
由北面大缓坡而来,之前观之:因两座山峰南北对峙,融为一体,似一方凌空拔起的顽石……
矗立北峰上,朱慈烺急忙向南观海!
触景生情,他文采不够,不能出口成诗,即是吟诵起了曹操的《观沧海》来: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众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朱慈烺刚刚诵读完毕,李自成也被感染,鼓起掌上而说道:
“太子殿下好胸怀!以诗鸣志……”
“咳咳……咳咳……”
宋献策之咳,即让李自成住口,看向了他。
朱慈烺知道宋献策是故意为之:阻止他的皇上继续张黄腔嘛。
作为臣子,宋献策不能直说:皇上,你不知这是一千多前,人家曹操的作品吧?
朱慈烺理解宋献策,却不会顾及李自成面子而当即讲道:
“这是东汉建安十二年秋,曹操东征乌桓得胜归来,蹬上这来,即兴而作的首四言诗。”
李自成这人坦荡,不知为不知,他感觉没有什么丢人的。
他瞪过宋献策一眼后,即向他问道:
“宋军师啊,你说说,当年曹操征讨的乌桓人,是不是现在女真人……哦,满鞑子们的祖先啊?”
这个问题也就难倒了宋献策了。
看着宋献策那窘迫的样子,李自成就调侃道:
“你也有不懂得的东西啊?”
“是吧,所谓学业有专攻。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将所有的知识、事物等等都全部懂得。”
“朕一农民,没上过几天学,更不知诗词……可是咱坦荡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哪像你,视不懂为耻辱。”
“ 人活着,若以尔等这般,怕是没谁可以有好活了……”
“李王这话说得好,人生哲理啊!”
朱慈烺这话,即又吸引了李自成看向他道:
“于咱刚才那个问题,太子殿下知道吗?”
“若是你连这个都知道,朕就真是服了你了!”
朱慈烺当即笑道:
“仅仅一句真服了,怎么抵得过我回答出你这个难题?”
李自成问道:
“那么,你要怎样?想赢取金银财宝,你说个数目出来;”
“军权、民政,多大的官,朕许你;”
“哪怕,做朕的太子,朕也是求之不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