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子的人都变得十分沉默。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管选择什么,好像都是错的。
人生的选择,从来不是大和小的问题。
杨麦林这一次回来,往大了说,其实是对自己的学业不负责任,对自己的未来不负责任,甚至是对国家的项目不负责任。
杨麦林出国留学是公派的,突然回来就像一个逃兵,辜负了国家的期望,辜负了全家人的期许。
在盐湖上面,很少能有一个家庭能将那么多孩子送到国外读书的。
这是几代人奋斗的结果,有杨妮奠基的基础,有麦苗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大家的经济基础,还有孩子们自己的努力。
可是现在杨麦林还是回来了,全家人都非常生气,包括杨妮也觉得有点失望。
大家都认为杨麦林是最有出息的一个人,可是现在回来当厨师,未免有点大材小用了。
“麦林,我不知道你回来当厨师是经过慎重的考虑,还是因为一时兴起,你们现在的孩子都讲究什么叛逆期,你好像一直都埋头于功课,没有叛逆期,是不是你的叛逆期来的比较晚?”杨妮紧紧的握住杨麦林的手。
其实不管孙子们做什么样的决定,杨妮都是百分百赞同的。
只是杨麦林的这个决定实在是太突然了,不仅是麦苗不能接受,好像全家人都觉得非常失望。
一个剑桥大学的高材生,按照博士后培养的,国内外的各大机构都抢疯的人,怎么会心甘情愿的回来当个厨师。
还在厨房里面玩的那么开心,如果真的喜欢做菜,平时玩一玩就行了。
现在带有几分玩物丧志的感觉,还在盐湖上面开了一家餐馆,做的还特别大。
麦苗好像意识到了什么重要的问题,缓缓的开口问道:“开这么大一家饭店,一定需要很多钱,你哪里来那么多钱?”
“我可能这一点比较像我姑,我喜欢赚钱,我在美国的时候拿到了一笔奖学金,在金融街赚到了我第一笔钱,有了钱,我当然想着以后要怎么做,所以挣钱对我来说是小事。”杨麦林摊开手。
麦苗只是觉得又好气又好笑,自己还在为五斗米折腰的时候,自己的儿子都已经学会赚钱了。
在美国读书,那不就是16岁的时候吗?那时候他还因为没有钱开实验室,到处筹措资金。
杨妮却觉得麦林就是一个天才,露出了赞许的眼神:“你比你爸爸妈妈强多了,如君,你从一开始就不说话,对孩子回来你是有什么想法吗?”
“我没有什么想法,只要孩子开心,我觉得怎么样都可以,这些年我见过太多孩子,因为父母逼迫跳楼身亡自杀身亡了,还有孩子们患上了忧郁症,开始自暴自弃自残,一些国外的孩子还做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林如君喝了一口茶。
她说的这些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的案例。
甚至有些事实是发生在身边的,读书固然重要,但是生命更加重要。
前段时间自己一个闺蜜的孩子,在德国从高楼坠下,死亡原因至今不明。
有人说是孩子得了抑郁症,有人说是因为校园霸凌,还有人说孩子不堪重负,父母逼的实在太紧了,拿不到学位证,父母没有办法见人。
各式各样的说法都有,其实压力都在孩子的身上。
林如君现在已经不想给孩子们任何压力了,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活着就行。
剩下的事情那就交给孩子自己做选择。
麦苗一直认为自己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他甚至还作为盐湖上面优秀的教育家长,每次开大会,学校要做演讲,都是人模人样的,在讲台上教大家怎么成为一个成功的家长。
如今看来,麦苗觉得自己并不是那么成功。
“你开这个饭店能开一辈子吗?”麦苗还是不甘心:“如果你觉得差不多了,是不是可以回到学校把学位证拿了,之前的种种我们也就不计较了。”
“学位证我已经拿到了,我对所有人都有交代,我现在就想对自己有交代。”麦连将自己的学位证从手机上面调出来,递给麦苗看。
麦苗看着那个博士学位还有校长亲自签发的模样,十分开心。
“我拿到博士学位的时候,一直希望你和我妈能够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可是你们没有问我,也没有要来的意思。”杨麦林说起这番话,心里非常失望。
说到底自己也才二十岁,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被送到北京读书,似乎没有什么父母的关爱。
那时候安琪读高中,周末才来看自己,姐弟俩在异乡成为唯一的慰藉。
特别是过年过节的时候,他们俩只能在学校里面一圈一圈的走路。
似乎父母的关心一直离他们很遥远,他们家好像两个孤儿,互相搀扶着在学校里东张西望。
那时候麦安琪就说,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有一个家,如果以后自己有孩子,绝对不会让孩子一个人在外面读书。
那时候杨麦林也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在16岁之前将所有的证都拿到手里,对父母有了交代,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回到父母的身边。
可是杨麦林没有那么聪明,只在20岁才拿到了博士学位。
安杰一直都不是读书的料,可是也早早的就被送到了上海,又被送出国,浑浑噩噩的创业上班,欠下了很多钱。
在所有人看来,他们姐弟几个是最成功的,可是在他们姐弟几个看来,自己是最孤独的。
他们就好像被全家人抛弃了一样,没有人懂得他们内心的空虚。
杨妮看见孩子们说这些话,眼泪纷纷落下。
“那我觉得还是我比较好,当时我爸妈想要把我送到国际学校,我死活不去,看见哥哥姐姐们在学校里面我就难过,读个职高也挺好,至少我想回家的时候就可以回家。”麦承恩絮絮叨叨。
麦成恩在说这番话的时候,不断的用眼神看向麦苗。
麦苗的眼中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成功,事实证明,麦苗已经成功了,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也会成功。
孩子们当然也成功了,可是最后一个个却遍体鳞伤,默默的回到了盐湖。
仿佛只有这一片雪白才能治愈孩子们,内心处处的黑暗。
“既然一家人都已经团聚了,晚上就好好在家里吃顿饭,我亲自下厨,你们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应该好好的反思自己,当然最应该反思的人是我。”杨妮喝了一口红酒,缓缓的站起身往厨房走去。
杨妮擦了一把眼泪,其实大家都看见了。
她有些自责,也许这一切都归咎于自己。
当年自己太要强了,可是如果自己不努力的话,怎么可能有今天呢?
孤儿寡母的,怎么能在盐湖上立足?她就是一个小小的晒盐女,难道到了五六十岁还要在盐湖底下打捞?
她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不得不做出,将孩子们留在盐湖上,自己去读书改变命运。
也许是自己的这份要强,影响了麦子和麦苗。
麦子的眼里只有赚钱和生意,要么将桃子放在家里,要么将桃子放到寄宿学校。
麦苗就更不用说了,眼里只有实验,孩子们只要自立,就送到外面的学校去,没有在家里待着超过10岁。
麦永强起步比较晚,杨十月也是一个好强的,一直将麦成恩交给自己照顾。
麦成恩虽然现在没有什么成绩,可是她心心念念的就是想要待在家里,哪也不去。
这些孩子当中反而是麦成恩,养成了非常好的性格,活泼开朗,大大咧咧,阳光明媚,天塌下来也是乐呵呵的。
杨妮在厨房里面抹眼泪,自己一个决定,改变了三代人的命运,改变了三代人的性格。
现在孩子们都不懂怎么去爱别人。
杨妮擦了一把眼泪,在院子里面点燃一根烟,麦苗也出来了,也点燃了一根烟。
母子俩就在院子里面慢慢悠悠的踱步。
“妈,你说我是不是错了?”麦苗问。
麦苗现在年纪也大了,眼睛里面充满了沧桑,这么多年风风雨雨,因为一般外国人的长相,受到了很多挫折。
因为他自己受到了很多挫折,所以不希望孩子们重蹈覆辙,孩子们的学业要求非常严格,以至于孩子们都丧失了亲情。
杨妮叹了一口气:“我们做的是我们认为对的事,麦苗,如果当时我不出国,我就不会把你带回来,把你带到我的身边,看着你一点一点的长大,我从来不后悔。”
“妈,谢谢你,不管什么时候,你的通透总能帮我答疑解惑。”麦苗终于露出了笑容。
紧绷的神经终于得到了释放,要不然看见孩子们这副模样,他还是会指责。
“儿孙自有儿孙福,这是以前张大娘一直挂在嘴边的,你看看现在张家的孩子,虽然一个比一个平凡,可是他们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的,张大娘在死的那一天都是带着微笑的。”杨妮坐在院子的台阶上。
说起盐湖上面其他人的故事,杨妮的心中也是暖洋洋的。
杨妮要继续说:“咱们家的院子翻修了好几次,麦子带着桃子回来,你结婚生子,永强结婚生子,家里那么多人,热热闹闹的,后来你们一个一个的远离我而去,看见张大娘儿孙满堂,其实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尽享天伦之乐,应该是所有老人都愿意得到的。
杨妮培养了一群要强的孩子们,这些孩子一个比一个厉害,最终自己却比所有的人都要孤独。
杨妮在70岁的时候,就已经受够了这一份孤独。
所以麦成恩不打算出去读书的时候,杨妮是头一个同意的,她也需要人陪在自己的身边。
当麦成恩说自己要回来的时候,杨妮也是第一个同意的,有一个孩子承欢膝下,总好过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麦成恩辞职的时候,杨妮举双手赞成,孩子只要能回来比什么都好。
如今孙子孙女们一个一个的回到了自己的身边,杨妮突然感觉到自己的世界好像还有另外一种活法。
“当时如果你决定留在北京,我也会支持你,后来你选择了回来,注定走的是跟别人不同的道路,注定这条路会比别人走得更加艰辛,可你还是义无反顾。”杨妮伸出手在麦苗的头上轻轻的揉了揉。
尽管麦苗已经40多岁了,可是被老母亲还当成孩子一样,麦苗却觉得非常幸福。
麦苗突然也释然:“是啊,我已经走得那么艰辛了,我就希望孩子们能够比我走得更加顺畅,没想到孩子们一个一个都不在我的规划当中。”
“现在的孩子一个比一个主意正,你不能什么事情都能顺风顺水,你现在事业已经做得那么好了,和盐湖研究的那些项目,一个比一个精彩,就连我都自愧不如,看看你的新能源,已经和好几个汽车厂进行了签约。”杨妮还是非常会夸人的。
即便是麦苗已经40多岁了,还是需要被认可,被夸奖,特别是来自于长辈的夸奖。
“妈妈,你和别人的母亲不同的是不管我们做什么,你都能找到一切可以赞扬的点,从来不会责备我们,我和我姐都是在你的赞许下长大的。”麦苗嘴角扬起了笑容。
他明明有一半外国人的血统,可是行为处事却是中国式老家长的做法。
不知不觉中会让孩子感觉到无比的窒息,而且还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做了很多让孩子伤心的事。
控制孩子,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行为上,如果孩子稍微不听话,马上会用一句话这样孩子说的无地自容。
我只是为你好,我这么辛辛苦苦到底是为了谁?
这句话应该是所有中国孩子的噩梦。
杨妮看见麦苗已经开始动摇自己的内心,又缓缓的劝解:“麦苗你看,你也喜欢别人夸奖对吧?可是你的打压式教育却让孩子们非常难受,就拿麦林来说,他只能从一次一次的成功中认可自己,觉得自己是有用的人。”
“我们也是这么走过来的,而且我们当时走的这条路比他难的太多了,当时因为我是一半外国人血统,很多机密不让我看,我毅然决然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党员之后,我这半个老外才有了归属感,认同感。”麦苗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泛起了波澜。
当年的种种,已经成为了麦苗的噩梦。
如果不是杨妮,一路鼓励,一路陪伴,如果不是林如君,义无反顾支持自己。
可能麦苗早已经学别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想起当年,麦苗就不希望孩子们走自己的老路,所以想尽办法的让孩子们多学。
母子俩也是第一次敞开心扉的谈话,反而将以前的很多事情都说开了。
“麦林累了,这么多年一直漂泊在外面,没有父母家人的关心,即便是在国外受到了霸凌,也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不敢跟你们说。”杨妮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越来越柔和。
麦苗也被杨妮说得很动容,孩子们的今天是自己造成的。
“还有安琪,30岁以前你从来不让他跟男的接触,谈恋爱,甚至是一点苗头都不允许她有,没有经过爱情的洗礼,直接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说她被骗也好,说她不懂经营也好,我们都是有责任的,谁不渴望被爱?”杨妮又断断续续的说了很多。
麦苗也逐渐认可了杨妮的想法,孩子们有自己的路要走,前半生他干预的太多了,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让孩子们弥补自己内心的空缺。
“麦林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你进去跟他说两句话,这件事情就过去了。”杨妮试图说和他们父子俩。
麦苗重重的点头:“好的,我知道了。”
已经到了中午,杨妮还在厨房里忙忙碌碌,林如君也帮不上什么忙,她也不是很会做饭。
关键时刻还是麦林进了厨房:“要我说咱们还是去我的饭店吃得了,奶奶你都那么大年纪了,还在这里忙前忙后。”
“你从小就喜欢吃奶奶做的酱牛肉,别人做的你都吃不惯。”杨妮还是很欢喜的,全家人其乐融融的在一起,真的比什么都好。
麦林在厨房里帮忙,一边小声的说:“刚才我爸还去找我了,让我回家来住,说让我没事的时候去他的实验室看一看,指导指导,现在的新能源还是很厉害。”
“是啊,现在什么都讲究新,新时代,新发展,新能源,菜是不会变化的,可是各行各业确实日新月异,最后还是需要你们这些年轻人作出贡献。”杨妮说这些话的时候声音软软的。
并不是说要讲什么大道理,而是一直都在给孩子们做善意的指引。
杨妮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可是却也非常慈祥,岁月在她的脸上已经留下了十足的痕迹。
却也在杨妮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荣光。
杨麦林从始至终都不说话,只是认真的听着,看着奶奶在忙碌,就好像小时候一样,家里的兄弟姐妹等着奶奶给他们分好吃的。
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家里会有这样那样的罐头水果,这些兄弟姐妹们也在等着分罐头吃,这无疑是生命中最好的时光。
杨妮已经看出来了杨麦林的心里不舒服,坐在讲台前轻声的安慰道:“麦林今天是怎么了?为什么不高兴?是不是奶奶哪句话说错了?”
“没有,奶奶,我就是想问问你,我怎么做对不对?我成为一名厨师,是不是就是没用的人?”麦林手里还拿着一个可乐杯子,不断的喝可乐。
杨妮蹲在地上,一脸笑容:“你这个傻孩子呀,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有用的人呢?我们谁也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
“可是在我爸爸妈妈的认知看来,我从大学回来就成为了一个没有用的人,按照他们的想法,我应该是国际知名的学者,我可以做出很大的贡献。”杨麦林又喝了一口可乐。
只有喝可乐的时候,那种刺鼻的味道,还有顺着喉咙到肠子刺激的味道,才能让他感觉到快乐。
可乐到底是快乐肥宅水,不愧是他的最爱。
杨妮从杨麦林的手里抢过了那杯可乐,自己也喝了一杯:“作出贡献的确是有用的人,像你爸爸妈妈就是有用的人,可是你说咱们盐湖上的那些工人,难道就不是有用的人吗?我们年轻的时候有一句话非常流行,那就是革命的分工不同。”
“可是他们都说我这样是浪费自己的天分,我知道爸爸这一次什么都没说,也是因为你劝阻强忍了下来。”杨麦林烧柴火。
杨家的条件是非常好的,这个厨房也是有现代化的设备,可是杨妮做饭还是喜欢用比较传统的柴火,炉子,煤炭。
这样烧出来的东西比较好吃,更有味道。
杨妮也把一根柴放进了炉子里:“柴燃烧了自己,它是有用的,可是柴放在院子里,它也是有用的,麦林不管你在什么样的岗位上,你都是一个有用的人,至少对于奶奶来说,你回来陪奶奶,奶奶就觉得你是有用的。”
“奶奶,你说话总是让我很舒心,本来我今天还以为会很难受,可是听你这么说,我觉得好像还可以接受。”杨麦林终于露出了笑容。
杨麦林又喝了一口可乐,一边帮着烧火,一边继续说着:“其实我非常喜欢做饭,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喜欢做饭,特别是出国留学,很多留学生都喜欢到我的小屋子里面吃饭,我甚至在唐人街已经开了一个饭馆。”
“那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会那么有钱吗?我看你这个模样好像比我还有钱。”杨妮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小家伙怎么能那么有钱呢?
杨麦林笑出了声音:“其实国外就是这一点好,不管是什么人,到我那吃饭都会给钱,一直都是亲兄弟,明算账,我妈不是喜欢赚钱吗?我姑也喜欢赚钱,后来我有一个新的研发,跟我姑合作了,卖的专利,赚了一大笔钱。”
“在你身上我是认真的看到了知识改变命运,也看到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法,什么穷学生,穷酸文人,科学家最穷,那是因为那些科学家不愿意卖掉自己的专利。”杨妮此时已经看得明明白白的。
杨麦林又笑了起来:“有些专利卖了之后就不能再继续研究了,就是别人的研究成果,像我爸现在研究新能源,有些东西他是绝对不会卖的,而且有些东西他是愿意无偿上交给国家的。”
“是啊,你爸爸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他一直都觉得是中国养育了他,教育了他,所以他会用自己的方式报效祖国。”杨妮很熟练地把手里的肉切碎放到了碗里。
杨麦林眼里是有活的,要把所有的菜都洗了,一边切菜一边继续说道。
“我一直都听说我爸的身世是一个很大的谜题,后来我在国外也问过了安娜阿姨还问了不少你以前的老同学,他们对于爸爸的身世还是闭口不谈,甚至是不知道。”
“你爸爸的身世之谜,那是一个永远的谜题,当年我告诉过他,我回来的时候已经写过了一份报告交给了部里,如果他以后能成为那个地方的领导人,可以名正言顺的调出来档案,所以你爸非常努力的读书学习研究,很大一部分是希望弄清楚自己的身世。”
“可是我爸爸现在好像对自己的身世之谜一点都不感兴趣,反而是我们一直都在猜测,你对我们这么好,如果你不是我们亲生的奶奶,我倒是觉得是一个笑话。”
“咱们在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我是不是亲生的对你们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
“当然很重要啊,我不是诅咒你啊,如果有一天你生病了,需要输血,如果我们是您亲生的,马上就可以轮流给您输血,可如果不是,我们是不是得早做准备?”
“你这个思路倒也是对的,不至于让我听见那么难受。”
……
祖孙俩在厨房里面有一句没一句的说道,一会儿说说麦苗的身世,一会儿说说麦子在外面的情况。
杨妮是非常愿意将自己以前的事情告诉孙子辈的,比如说在石头房子里面是怎么被欺负的,又怎么被大张旗鼓的邀请回来。
又比如说怎么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将国外的设备骗回来,作为自己盐湖的研究。
又比如说怎么看见了盐湖上面关于研究的一次次飞跃,一直到今天的新能源。
可是孩子们越来越不愿意听自己说以前的故事,反而喜欢听一听东家长西家短。
通过了一个多小时的忙碌,餐桌上终于摆起了10多个菜,全部都是杨妮和杨麦林亲手做的。
有饺子,有酱牛肉,有烤羊排,这些都是硬菜。
麦苗开了一瓶红酒,脸上露出了笑容,连如君也跟着一起笑了:“麦苗教授,我以为今天你要狠狠的教育你儿子,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开明了?”
“孩子们都已经回来了,如果我这个时候再生气,接下来几年的相处,我肯定就被孤立了,说句实话,我现在年纪也大了,我也希望儿孙绕膝,有孩子们承欢膝下。”麦苗被杨妮点拨之后,也变得很通透。
自从安杰回来欠下了巨额贷款之后,麦苗就想着自己的,一定要发奋图强,孩子是指望不上了,那就自己拼搏吧。
如今麦林也回来了,虽然说这个孩子赚钱的能力比较强,但是自己还是要发奋图强,再多接几个项目,给孩子们存着足够的钱,让他们肆意的活着。
林如君噗嗤笑出了声音:“麦苗教授,你今天做的非常棒,我要表扬你。”
“林总客气了。”麦苗非常谦虚,给妻子倒了一杯酒。
只是麦安琪坐在椅子上默默流泪,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咱们一家团圆在这里吃饭喝酒,说说笑笑,可是你们考虑过吗,赵东吴被你们打了一顿,如今还在家里,可能连碗热水都没有,要不把他叫过来一起吃饭吧。”麦安琪可怜兮兮的央求着。
林如君尴尬的笑笑看向麦苗,麦苗假装没有听见:“安琪,这是你妈刚刚给你榨的橙汁,你现在一定要注意保重自己,补充营养,以后就在家里住了,我们也能随时照顾你。”
“爸爸,我说的是赵东吴的事,即便他有一万个不是,那也是我的丈夫。”麦安琪抬起头,眼中含着泪水。
可能是因为怀孕的原因,身体的激素有着强烈的变化。
麦安琪说哭就哭了,以前这个女孩,遇到再苦再难也不会哭泣,只会想着怎么去解决问题。
林如君看见她哭了,赶紧将她搂在怀里,轻轻的拍拍她的肩膀。
“安琪不哭了,咱们家离你们家那么近,如果他想回来就可以回来,我们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林如君这句话颇有深意。
刚才是赵东吴自己拂袖而去,不仅气急败坏,而且对他们心生怨恨。
“我们家的门一直开着,家里全都是长辈,理应他来照顾我们,问候我们,即便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也不该拂袖而去,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安琪,你现在完全有点是非不分了。”杨妮端着一盘菜,连忙走过来。
杨妮坐到自己的位置上:“你现在怀孕了,脑子可能没有以前清晰,我不想跟你计较,但是赵东吴脑子可是一直非常清楚的,他希望你怀孕,给他们家传宗接代,以后不管孩子生不生得下来……”
后面的话杨妮没有说出口,被麦成恩和麦苗严神制止了。
如果此时杨妮把话说的太直白,麦安琪就会非常崩溃,甚至是不愿意相信家人。
在场人谁都知道的清清楚楚,为什么赵东吴一定要让麦安琪怀孕,他的想法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在利益面前,谁都不可能随便转移意志。
林如君立马招呼大家:“好了,你们快坐下,我有话要说,今天麦林回家了,咱们家的小儿子回来了,我们给他接风洗尘。”
“对对对,我的小孙子回来了,如果这个时候麦子带着桃子回来,那我就太高兴了。”杨妮看着墙上的全家福。
上一次照全家福的时候,眼前的这群孩子最大的也才10岁,最小的还要抱在怀里。
时光如同白驹过隙,特别是在他们这些老人眼里看来,光阴是不经过的,转瞬之间孩子们就长大了,自己也老了。
就在此时,安琪还是不断的打电话。
“东吴爸爸妈妈,还有奶奶叫你回来吃饭,家里做的很多你喜欢吃的,奶奶还熬了鸡汤,特意给你补一补。”麦安琪说话很温柔,声音中还带着几分讨好。
可是麦苗非常看不上,虎着一张脸,冷声说道:“他想来就来,不想来就算了,你又何必强求人家呢?”
麦安琪忍住了眼泪,终究还是拗不过他们,挂了电话。
“安杰麦林,你们俩也真是的,为什么好端端的一定要去打你的姐夫呢?我们俩的事情,那是我们的私事,你们两个家伙掺和进来,那算怎么回事?”麦安琪忍不住责怪两个弟弟。
“成恩这件事情你肯定也出主意了,这些鬼主意,他们俩榆木脑袋想不起来。”麦安琪又看向麦成恩。
麦成恩也是一脸无辜:“这事可跟我无关,打一顿这个下手没轻没重的,万一打轻了呢,我当时说的是不如开车子撞一下。”
“我就说不能开车撞,开车撞太容易留下痕迹,到时候可就是刑事责任了。”
“对,打一顿是民事责任,放心吧,我心里有数,这不是脑袋开瓢了,人也好端端的,什么事情都没有。”说话的是安杰。
打人这种事情,安杰可是太在行了。
安杰的眼珠子是蓝色的,小时候没少被人欺负,说他是什么洋鬼子,又说他是个杂种,从小到大安杰在盐湖上打的架比吃的饭还多。
麦苗也实在不忍,天天被叫家长,所以才在初中的时候把安杰送到了省城,高中的时候送到了北京。
“打架你以为是什么好事吗?被你说的这么沾沾自喜的,开心的不行是吧?”麦苗冷着脸呵斥。
安杰露出了笑容:“我的错我的错,我就不该说这个,不过我姐夫是真的欠打,成恩跟我们说这件事情的时候,我都快气炸了。”
“本来我也没打算说的,是你们俩偷看我的手机。”麦成恩还是一脸无辜。
“你们两个小兔崽子,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你们,是不是觉得大姐现在说话不好使了?”麦安琪瞪着这几个弟弟妹妹,真的是无力吐槽。
“大姐,你永远是我们的大姐,但是谁敢欺负你,我第一个饶不过他们,我会让他们死的很惨。”麦林很少说话,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恶狠狠的话,看起来奶凶奶凶的。
麦苗看见麦林这么护着姐姐,心里也是很安慰。
当时麦子被赶出金家的时候,麦苗千里迢迢的去把人接回来,也是想着要这么护着自己的姐姐。
兄弟姐妹之间一定要互相帮助,互相保护才行。
父母终究是要离开的,最后这个世界上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能够在关键时刻帮助自己的也就是兄弟姐妹。
麦苗看向他们:“怎么着?既然回来了,咱们还是喝两杯吧,你们现在都是大人了,陪我喝几杯酒,应该没有什么压力吧?”
“爸爸我从来不喝酒,我喝可乐吧。”麦林一脸傲娇,丝毫不给面子。
麦苗尴尬的笑笑:“我就知道你小子是这样,今天必须喝。”
“爸,你也太霸道了。”
“那我怎么叫爸呢,肯定是霸道的爸。”
父子俩的对话非常有意思,杨妮在一旁乐开了花。
杨妮坐在麦安琪的身边,柔情似水的分析怀孕这件事情带来的利弊。
“小安琪,奶奶最喜欢的孙女就是你了,你一向是非常懂事的,可是你今天却让我很失望,我以为你会先关心你的弟弟。”
“奶奶,我没有不关心麦林他们,而是我们要讲谁是谁非,他们两个臭小子都已经打人了,这件事情是无法容忍的,为什么你问还要说是东吴的不对呢。”
“我们没有说打架是对的呀。大家的确是不对的,我们也批评了这两个臭小子,但是我们也就只是批评了而已。”
“奶奶,你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你以前从来不会是非不分的。”
麦安琪真是又气又急,看见一桌子的饭菜,突然觉得很反胃口。
她跑到卫生间一阵狂吐,几乎要把自己的肠子吐出来。
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你赶紧去看看,是不是要去医院?”麦苗推了一下林如君。
林如君起身往卫生间去,麦安琪又哭又吐,完全是一副狼狈的模样。
“孩子你没事吧,要不我们去一趟医院?”林如君小心翼翼的问候。
可是麦安琪还是在哭:“我不想去医院,你们把我送回我自己的家,我回家了就好了。”
“可能你回家也好不了,奶奶说的话确实是直白了一点,也没有分清楚是非对错,你在内心里怪奶奶,但是你又不敢说出口。”林如君拍拍麦安琪的背后让她吐出来。
“你们怎么说赵东吴都好,但是不能打人,为什么好端端的一定要打人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