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这些人都是湖南老乡吧)
(湖南,近/代/史天花板啊)
——————
尺布之谣啊。
唐,王勃听着魏源落榜的原因,唏嘘不已。
他想起自己曾经写过的《缴英王鸡文》,被皇帝认为有挑拨兄弟关系之嫌,怒逐出府。
这魏源前半生与他何其相似,都是年少出名,魏源十六岁考上秀才,他十六岁通过科举,成为最年少的命官。
当初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豪气万丈,谁能想到后来的曲折呢?
……愿这位清朝的魏源,命运比他好些吧。
汉,刘恒知道自己是汉文帝,听到后世竟然有关于他与刘长的歌谣和典故描述兄弟不和,无动于衷。
绝食而死,那咋了。
谁没有一死,更何况刘长是谋反被贬的诶。
刘长是刘邦的少子,母亲是赵姬。性格跋扈,依仗皇亲身份,屡次犯法,但刘恒都饶恕了他。
刘长曾因与辟阳侯审食其有关母亲之死的恩怨而杀死审食其,刘恒依旧饶恕了刘长。
他这样宽待兄弟了,刘长还谋反,那怎么能怪得了他呢。
而且谋反了自己也没杀他,只是废黜王位流放到蜀郡而已。
就算兄弟不和,那也不是自己的原因,一切皆是刘长的错。
刘恒淡定地往下听。
——————
【在清朝,京师的人吃马嚼,都要依靠江南供应。
粮食通过大运河运往北方,称为漕运。
漕运可以说是大清的命脉,但围绕着这条命脉,却滋生了大量的腐败。
江南的粮食运到京师要经过层层关卡,从征收、交兑、装运到入仓,需要大批官吏参与,路途遥远,流程冗长,腐败空间就大大增加了。
纳粮的百姓、运粮的徭役,在漕运中一次次被官吏们敲诈勒索。
1824年,运河泥沙堆积,导致水位下降,漕粮无法运输。
革除积弊的时机终于来了。在魏源的策划下,陶贺二人力主改漕运为海运。
作为幕僚,魏源不仅向渔民请教,还通宵达旦的和经办人员讨论,探讨计划可行性,并不断进行修正。
在他们的努力下,前后有一百六十余万石粮食,通过海运顺利运到天津。
这次运粮不仅花费少,而且因为时间短,米质还比过去更好了。
海运,不仅减轻了民众的徭役负担,而且减少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
但有些人的“负担”加重了。
对于漕运官员而言,挣不到油水就是损失,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在庞大利益集团的反对下,纵使魏源满怀激情筹划良久,纵使江苏两位主官都鼎力支持,但他们终究还是砸不烂这个顽固又盘根错节的官僚体系。
海运虽然失败了,但通过这次失败,魏源反而越挫越勇。
此时的他对清帝国的积弊已经有了相对全面的认识,对官场的黑暗已铭刻在心。他决定再次走上科举的道路,他要彻底革除大清的弊病!】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废漕改海,断然不许)
(漕运几乎和清一起亖的,皇帝都动不了)
(改海运可以把朝廷目光引向大海)
(动了某些人的蛋糕了)
(那时候如果海运能发展起来,50年后不至于这么惨)
(任何事不是一蹴而就的,终于理解了这个道理)
——————
明,朱元璋听着漕运这么多弯弯绕绕,跟着警觉起来。
这漕运听着可了不得,清毕竟是后来的王朝,总结了前朝经验教训,指不定还吸取了咱大明什么教训呢,还能搞出这样顽固的污秽来。
连皇帝都动不了,跟着王朝一起丧命的呢!
这大明不得警惕起来!
路途遥远,流程冗长,腐败空间就大大增加了。
朱元璋若有所思。
这样看来,海运相比之下确实有利许多啊。
减轻了百姓的徭役负担,也减少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明初,漕运是以海运为主,河、陆兼运为辅的。随着政权的稳固,辽东地区不再需要大量军队镇守,明就逐渐停止了海运,转而发展漕运。
老朱想了想,天幕都这么说了,海运这块可不能轻易放下,“海河兼运”或许更有利些……
清,雍正神色铁青。
天幕难得说一说大清,哪怕再难听他也必须忍着听完,这事关大清社稷。
可讲到漕运的腐败,说到漕运几乎是和清一起亡的,他还是一瞬间的失态。
清漕运较之前朝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改军民交兑为官收官兑。
军民交兑,交漕粮之户将粮运至本州县码头,交兑给运军,由运军代为北运,但漕粮纳户须贴给运军耗米(补贴费)等。
由于运军借机向漕粮纳户随意勒索,此项费用大增,民不堪其苦,遂于顺治九年改为官收官兑。
结果又出问题了。
这引起了清代漕粮征收、运输制度上的一系列变化,漕粮从征收到交兑、起运、督催、稽查、交仓等一系列过程中,事务繁巨,涉及的机构、官员、兵丁甚多。
征收漕粮的州县官往往借机向纳户多收,此外,有些地方州县官还趁机刁难勒索运军,运军也借此要挟州县官,关系十分复杂。
雍正对贪腐问题还是比较关注的,比如火耗归公、摊丁入亩、改土归流、养廉银制度等,虽然由于封建制度的局限性,未能得到根治,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既然天幕提起了漕运,他自然不可能放任自流。
他本想着招安和利用漕帮的力量,整治漕运的非法活动。
但看来并没有什么作用,既然天幕提到了“海运”……雍正闭目沉思,说的容易,但这其中牵扯太多,还是得从长计议。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