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夏清晏看到了襄云国君的这封投诚信,信中表明,襄云一国,愿意无条件投降,询问夏清晏上次在回信中许诺保全襄云皇室的承诺,是否还算数。

他也真是敢想,上一次的承诺,是据以上一次的情况,而这一次,镇北军已经取下襄云半国,怎么可能还是同样的条件?

想了想,夏清晏还是对襄云国君回信。

投降可以,只是条件已经跟上一次不同。

这一次,襄云投降能够得到的,不再包括襄云皇室在襄云国土上的特权。

投降之后,襄云皇室全族,移居大夏天京,并且,代代不得为官,不可掌权,成为大夏平民。

即使不接受襄云的投降,大夏军队攻下襄云全境,也只是迟早的事。

只不过,战争到底是残酷的,每增加一场战役,死在战争之下的亡魂,便是数以万计的提升。

若是襄云能够主动投降,能够节省更多的时间,也能让更多的平民百姓,免受战火侵蚀。

这也是夏清晏决定四国之中,先打襄云的原因之一。

因为之前襄云表达过想成为属国的意愿,他知道襄云皇室软弱,他们很可能会投降。

这能让大夏更快的结束与其中一国的战争,抽出军队人手调遣到其他地方。

接到夏清晏的回信,这次的襄云国君再不敢有任何的迟疑,马上叫人联络距离云城已经不足百里的大夏镇北军。

表达自己愿意接受大夏国君要求,并投降的意愿,否则,等镇北军攻入云城,恐怕一切都来不及了。

有夏清晏的信件为证,镇北军也不得不暂时停火,向天京方面求证。

而此时,夏清晏也差不多才收到襄云国君愿意投降的信件。

于是,随着夏清晏谕令的下达,襄云皇城城门打开,剩余军队缴械投降,任由镇北军进入云城,押解襄云皇室全族送回天京。

与襄云的一战,不过半个月不到就结束了。

而这十七万镇北军,其中七万留在襄云境内,接手襄云剩余军队,对其进行重新编队,改制,将其纳入自己掌控之下。

又将其分散派向襄云东北一线的边境驻守。

剩下十万镇北军,则是回军调往武安一线,抄近路横跨玉沭,支援对武安一国的战斗。

因为襄云主动投降,为免其官民反悔抵抗,夏清晏对其地域之内各郡县官员,也进行了一番大换血。

所有的襄云官员,皆需赶往大夏天京进行考核,通过考核的可以留任,不过不是原籍留任,而是被夏清晏调往原胤国、古国的国土内任职。

而襄云境内的官员,全部换成大夏本土官员任职。

并将七万镇北军,分散驻守于襄云各郡国土之内,确保大夏派去的官员可以掌控大局,不至于被襄云民间反抗的世族与平民杀害。

这样的调度,也需要花费一些时间。

夏清晏在十二日后,见到了襄云浩浩荡荡的皇室一族。

因为投降的缘故,襄云皇室成员大部分得以保留,人数足有上千人之多。

夏清晏在天京郊区,拨给他们两个庄园,并要求他们无故不得离京,族中子弟,可以进入大夏文武两院学习,但不得入朝为官。

除此之外,一切待遇与大夏平民无异。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