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发文三个多月,我想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到本书结束时说几句真心话。

这部小说得到的评论几乎都是批评,可能是番茄小说中受到批评最多的一部小说吧!但在这些评论中,苦茄子先生说的一句话唤起了我的共鸣,他说,“书写的很好,就是这写法看的人不会多...”

这位先生的看法很精辟,我写这部小说确实放不开,因为我对那个时代充满了敬意,所以写起来非常累。而且天真地想在其中蕴含一些道理,这样写起来就更累了。曾数次升起不再写下去的想法,但让读者不能轻松的阅读已经是我的错了,如有头无尾,这个错就更大了。

这些年我看了许多网络小说,总的感觉是向娱乐化的方向发展,这点没有错,这个时代大家都是负重而行,看个小说也要累的慌吗?所以我这部小说是选错了题材,选择的时代就不是娱乐的时代。

虽然我没经历过那个时代,但为了写这部小说咨询了许多那个时代过来的人,这些人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经历过那场运动、经历过改革开放,有的还经历过下岗自谋职业,有些九十年代退休的老人,甚至一度连养老金都开不出来。

但他们仍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乐观精神,说起那个时代,他们会说很穷,但也会说很公平,人们的生活水平都这样,区别就在孩子少的家庭多吃两顿白面馒头,孩子多的家庭就用白面去换棒子面,大家的心里没什么不平衡的,上班努力工作,下班则是老婆孩子热炕头。

一位老师傅曾跟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的一位朋友多次找厂领导,想将干部身份变成工人身份,因为干部每月的粮票是二十八斤,而工人每月的粮票是三十斤。那个时代就是这样,下井的矿工肯定比矿领导挣得多,每月的粮票甚至达到五十四斤,那个时代,待嫁的姑娘都愿意嫁给矿工,一个矿工养活一家五口人绰绰有余。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一名纺织女工因上过三年私塾、口才也好,还是一九五三年入党的老党员,与同事们的关系也好。厂领导想让她脱产担任厂团委书记,但她拒绝了,因为要抚养三个孩子,她在一线的工资和口粮比当厂团委书记高多了。

说起这事我问她“后悔不”?她说不后悔,因为三张小嘴等着吃饭,这就是那时的现实。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原来想融入到小说中的,但在写作中却有顾虑,因为我收集的资料中没有伤痕文学的影子。

以那位纺织女工为例,她是富农成分,而她的老伴是革干成分(原为小地主家庭,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一日加入解放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他俩经历了那场运动,却没受到任何波及,也许一个是纺织工、一个是销售员吧。

而她的两个儿子也下过乡,但对青年点的生活景象却只有一句负面的话,“吃的不好。”

这些都是真实的资料,但收集后进行写作的结果只是捆住了我自己的手脚而已。

好了,又啰嗦一番,就本文说最后一句话,,这部小说的主题思想只有一句话,“人、只有体现被利用的价值才具有社会价值。”

再次诚挚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本人正准备写一部异空历史方面的小说,如无意外,两个月后肯定正式发文,届时请各位读者再次批评指正。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