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这些小而美的创业型公司的目的更多的是得到技术和人才,以高股权与更高的发展空间作为诱饵进行收购。

收购完成之后,这些精美的创业公司创始人,就被安排在一个其本人具备核心优势的领域,做掌门人或负责人。

如果这些公司和创始人不能接受收购,脸谱空间不会给其后浪拍前浪的机会,满天星集团会从多个渠道进行合法合规的竞争,直至消除潜在威胁为止!

稍加回顾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正是因为初期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出于反对传统思维而出现的平等性和匿名性,导致互联网成了不受监管的世界,日益成为黄色信息和病毒制造者的乐园。

而脸谱空间恰恰在互联网世界第一次引入实名制,使得原本鱼龙混杂的互联网世界,第一次出现了内容同现实世界高度接近的站点。

它用迁移自现实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节点与路径,将个体重新编织,进入曾经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社交网络,并且致力于在互联网上还原有血有肉的现实社交生活。

简单的说,就是脸谱空间能让你知道自己是谁,怎么去像别人展示自己。

这就是顾秋提出的方法论,让互联网网络里面的年轻人,建立属于自己的坐标系。

这种世界观与方法论,刚好满足了当今世界渴求开放与透明的信息认识需求。

数年下来,脸谱空间创建了信息交换的新体系,并用新鲜甚至乐观的方式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方式。

据国内权威部门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每月有超过2.5亿人登录脸谱空间,每天有超过162万人活跃在该平台上。

正是这些真实可靠的用户信息,帮助脸谱空间打牢了地基,而由此衍生出的两个运作模式,则撑起了脸谱空间不同于微信平台的社交帝国。

这两根支柱,就是脸谱空间独有的软件平台和定制广告。

在软件平台方面,顾秋想要把脸谱空间设计成某种操作系统。

他决定,脸谱空间所做的独一无二的事情,就是维护用户的人际网络,其余几乎所有的服务,都由满天星旗下其他公司开发。

当社交网络以指数级传播,这让所有的程序员都有了施展拳脚的空间,仅仅由一个人编写出来的程序,也能在一夜之间得到百万名用户。

脸谱空间,就是从社会原子化向社会网络化的转变,就是由此带来的网络效应从技术上的可能性,就是越分享越多的效应。

随着脸谱空间的服务在全国甚至是海外的延伸,它需要扩建无数的基础设施,面对做基础设施的巨大开支,尽管满天星集团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扶持,但是作为一个成立几年的项目,顾秋不能不考虑它赚钱的事了。

有用户和流量,其实赚钱并不难,之前定下的满天星集团不给外界打广告,是因为自己的业务领域还在起步阶段,给人家打广告就是资敌,而现在的满天星集团俨然成为国内顶尖巨鳄,自然没有这个顾虑。

据统计,全世界高达6000亿美元的广告业中,仅仅有20%的广告是投放给了有需要的人群,而剩下的80%都是在赚吆喝。

顾秋和脸谱空间要做的,正是实现这些广告的精准投放,甚至顾秋打算把这些受众潜在的购物需求开发出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