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大量利用祠堂和寺庙办学,还要通过工业化来强军富国,这也是列强之所以称为列强的根本。但最根本的,还是人才,只要有大量的读过书的人才无论以后他们从事什么行业,何愁中华不兴。

这一点是说到了新宋高层的骨子里。赵三多也就因此点了刘春霖的第一名。

考举人和会试的时候,刘春霖也都是第一名,分别是解元、会元、状元,也是新宋第一个连中三元的。

刘春霖这个经历,简直和小说一样梦幻——写科举的小说你不连中三元都不好意思出来跟人说话。

这一届的恩科榜眼是号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辜鸿铭。

辜鸿铭可是比刘春霖更加厉害的传奇人物,辜鸿铭其人在欧洲已经拿了一堆学士、硕士、博士头衔,可以说是中国西学第一人。原本在南方教书的辜鸿铭,听说朝廷开了恩科以策论取士,当下也和学校的一些学生一起去参加本地的恩科考试,结果辜鸿铭在策论上连战连捷,也是一路以第一名过关斩将到了会试才遇到刘春霖这个劲敌。

辜鸿铭殿试文章是讲,要把西方好的那一套拿过来用,西方不好的那一套弃之如敝。例如洋教,信个锤子也好过信洋教,毕竟锤子能代表公平,但是洋教没有。

但是洋人搞发明创造建工厂大生产乃至向德国一样普及义务教育,这一套是可以学过来的。

新宋这一次恩科,取了进士一百五十余人,因为不是所有会试的会员都得到了进士出身的荣耀,而是殿试一旦写了假大空套的空策之后,都被赵三多刷掉了。以后还想考进士,还要重考会试。

为此事,赵三多还当庭大骂了取中那些写空策中举的举人、会员的考官们一顿。

考官也冤,毕竟他们大部分人,也只会写空策啊,那些考生动不动写学东洋强国学西洋强国的,这些考官也不懂啊。

清朝的一个秀才听说书店有本书作者是司马迁后,问司马迁是哪年中的举人或进士,听书店老板说司马迁根本就没有中过举人进士,于是决定不买他写的书。

清朝读书人就这样,大家每天大量时间都用在背时文(科举中举的范文)和练书法上面了。什么司马迁,又没中过举人进士,那读他的书有个屁用啊。

其实不是那个秀才傻,而是那个秀才是个实用主义者,既然科举不考史记里面的内容,那读史记干嘛,闲书读多了岂不分心。

因为新宋第一届恩科取士数量不足,赵三多又不愿意滥竽充数,宣布明年继续开科取士,一直取到官员足够为止。现在不说山河四省的地方官,就连京城六部九卿的位置,也有着大量的空缺呢。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