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美滋滋地规划着晚餐买什么庆祝。

“孩子妈,好久没吃牛肉了,咱今晚割点牛肉吧!”

“这个点,牛肉可不新鲜了,明天我早上我去菜市场逛逛。”

“好,再买瓶酒!”

两人美滋滋合计时,村里的人发现不对。

“你这饮料哪里买的?”五婶她女儿最先发现。

马家的草莓沙冰的包装她熟悉。这个包装没见过。

沙冰这玩意即使是深秋也撑不了多久,肯定是附近有售。

再说谁特意从别地冻一杯冰沙拿到这里吃,瞧不起马家草莓冰沙吗?

半小时后,沉浸在发财大梦的蔡家舅舅,感受到了地面震动。

“地震?”

烟尘滚滚,地什么震,村长带着一帮老伙计现身了。

蔡美臣动作犹如点了倍速,飞快拉去家当跑路。

徒留一个半满的垃圾桶和一把9层9新的太阳伞在原地。

“这孙子跑得够快!”

即使被一群老人撵,蔡家舅舅还是继续出摊,只不过换了个地方。

他的太阳伞和垃圾桶的钱不得都算上?

然后出摊——逃跑——出摊这样循环持续一个星期。

村里留守老人分成几个部分,第一批队是作坊大队,基本上身体健康,手脚麻利,50-70岁的老人都选择去作坊打工。

60-70岁阶段的老人,子女正是用钱之际,自己又体力不够,无法继续高强度的建筑类工作。而作坊里平均工资可观,没有像其他作坊那样。当他们熟练后工资高,也没有暗戳戳降价。

他们的工资从1200-1700升到2600-4000时,作坊的空调,点心和饮料还是一如既往。

一开始确实有老人偷偷摸摸拿走,回家吃,摸鱼蹭空调的也不少。

时间一长,大家都慢慢少拿点心饮料。都是村里的人,你拿了别人想吃时没有,或者你拿多了我拿少了,有矛盾。

串门时看到你家里有作坊点心饮料,当场人家不说。可是背后人家怎么说,都能猜得出来。

大家几乎都在作坊里工作,随吃随拿不好吗?

吃不了坏了,扔了还是喂家畜家禽大家都知道。一次两次没看到,次数一多……

作坊里包吃不包住,赚的钱都差不多能存下来。有老人合计了一下,觉得比外头子女还好着,甚至比种菜养鸡鸭出去卖也比不过。

“你家要叫孩子回来?”

“可不是,我问过了,他们的计件比我们这里还低。”

“那回来也好。”

第二部分是种地大队,从村里四大菜农带领下的成品菜和菜秧以及草莓园。他们的工作都差不多,主要是工作内容。

依托土地,他们拾回当初的岁月记忆。

富足的经济条件让美丽的乡村风貌展露无遗。因为缺钱产生短视行为,坑己坑人的举动没有出现。

部分大有潜力的乡村景点恰恰是因为这些小问题而黄了。

比如最普遍的停车问题。

辛辛苦苦花钱修的停车场免费给游人用,还时不时遭压坏,需要维修。一开始还能忍,随着时间流逝,景点没有获得足够经济收入时,大家开始不满。

这时如果是独资或者几个合伙人的还能坚持。

然而村里人都有份时,就很容易出现意见不统一。

停车场收费与否便是矛盾横生的环节之一。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