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没有万古不变的道理,朱元璋却试图用一纸法令,使社会静默化。
都说,满清闭关锁国,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
其实,这一切的根源都在老朱。
回顾历史,说到汉唐,人们都是一副趾高气扬。说这时期我们领先西方多少年,是我们的骄傲。
可说到满清,却都会义愤填膺。因为他们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只想着怎么愚民。
满清在入关之前,是落后的渔猎民族。
他们落后的生产力,不足以支撑这种愚民政策。清朝的很多规章制度,都是跟明朝学的。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朱元璋。
就是朱元璋一系列的静默政策,才让中国慢慢落后于西方。
朱元璋不光愚民,还颁布《皇明祖训》把自己的子孙都禁锢在条条框框中。
这不准打,那不准碰的。《皇明祖训》还成了文臣武将驾驭皇帝驭龙术,让后世的皇帝束手束脚,失去了开疆拓土的雄心。
中国落后的根源说到底,就是朱元璋。
现在,朱标要在全国进行公路网建设,遭到了老朱的强烈反对。
说他这样做劳民伤财,有成为第二个隋炀帝的风险。
“修大运河,攻打高丽本身没有错。隋唐时期,关中地区过度开发,粮食产量降低,已经满足不了军民的需求。
江南由于人口的增长,生产力得以发展,成为财赋重地。这才修复了大运河,把江南的赋税和钱粮运往关中。
至于攻打高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因为高丽对大唐造成了威胁,不只是隋炀帝,李世民、李治也多次攻打。
隋炀帝错就错在决策上的失误。”
“隋炀帝决策上失误,这些年,你两次攻打高丽,三次攻打扶桑,得到两块鸟不拉屎的地方,就不是穷兵黩武?”
“一次,我就只对倭寇用兵一次。况且,我派人攻打扶桑,是要解决倭寇问题。剩下两次,是你看到扶桑有银矿,才派人去的。”
“咱也只派了一次,最后一次出兵倭岛,是你故意激反了倭奴,让倭奴杀了郭桓,你去给他报仇。”
朱标把郭桓给派到扶桑,就是为了激化矛盾,朱标就能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对扶桑发动第三次作战。
没想到,朱标那么狠,居然一口气屠龙两个岛。
作为帝王,朱标那点小心思,老朱自然明白。
扶桑岛虽小,但是人口众多。 以大明的人口体量,不可能同化他们。他们在浙江沿海做的事情,又激起了民愤,所以老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父子二人争论的结果就是,不能再全国修路。要修路,也只能修一条从应天到北平的公路,这样可以方便运送兵马和粮草。
在明朝,也是有公路的。
这是一条类似于秦直道的官道,黄土和砂石铺成。
这种路修建的方便,省钱,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受天气影响较大。
一到阴天下雨,道路就泥泞不堪。
如果用水泥修路,费钱不说。古时候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车马,马蹄上有都有马蹄铁,在公路上跑了几圈,这路就报废了。
朱元璋这丘八,真是一点道理都不懂啊。
朱标真想现场发动兵变,废了他。
可朱标刚刚因为郭慧的事情,和老朱闹了矛盾,朱标现在要发动兵变,让世人怎么看自己?
况且,他现在也没有实力发动叛乱,想想只好作罢。
回到宫里之后,徐妙云虽然一直都在房中,可两人却并没有做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