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通讯兵的一系列熟练动作,一架装备有先进量子通讯技术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宛如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划破长空,直奔赵小博所在方位而去。
它将成为李云龙与赵小博直接通话的桥梁。
这架无人机与之前采用的加密通讯无人机截然不同,它采用了革命性的量子通讯技术,将信息保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回想起之前的通讯无人机,虽然采用了高级的加密技术,但在量子通讯技术的面前,那些加密手段仿佛变得脆弱不堪。
因为再高级的加密技术,也始终存在被破解的风险,而量子通讯技术则以其独特的保密性,成为了信息安全的新宠。
量子通讯技术的保密性,深深植根于量子力学的两大基石——量子不可克隆定理与量子力学不确定性原理。
这两大原理,犹如守护信息安全的双翼天使,让任何试图窥探的敌人无处遁形。
量子不可克隆定理,就像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横亘在信息的窃取者面前。
在量子世界里,每一个粒子的状态都是独一无二的,如同世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想要复制一个粒子的状态,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因为任何测量都会改变量子态本身,使其坍缩,从而暴露窃听者的行踪。
这就像是试图捕捉一缕轻风,却不小心惊动了整个森林,让窃听者无所遁形。
而量子力学不确定性原理,则如同迷雾中的幽灵,让窃听者捉摸不透。
在微观世界里,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仿佛是一对永远在捉迷藏的伙伴,你永远无法同时准确地知道它们的位置和速度。
这一原理使得窃听者无法通过测量来获取完整的信息,任何对量子态的测量都会引入干扰,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让通信双方能够敏锐地察觉到潜在的威胁。
正是基于这两大原理,量子通讯技术构建起了坚不可摧的保密长城。
在量子密钥分发的过程中,通信双方通过共享一组随机的量子密钥,利用量子态的不可克隆性,确保了密钥传输的安全性。
任何试图窃听或复制密钥的行为,都会如同触碰了潘多拉的魔盒,释放出无法控制的混乱,让窃听者的阴谋败露无遗。
想到这些信息,李云龙不禁暗自得意。
要说信息被窃取,那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赵小博的指挥部被攻陷,而且敌人还获取了赵小博的面部特征、指纹信息和脑电波密码。
然而,要同时达成这么多苛刻的条件,无异于天方夜谭!
因此,他们可以放心地使用量子通讯技术,确保信息的绝对安全。
随着无人机的成功放飞,李云龙与赵小博之间的通讯变得前所未有的顺畅。
他们可以通过无人机直接进行语音通话,甚至传输图像信息,这无疑为战场的指挥和调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当无人机升空,与赵小博建立起通讯通道后,再发送什么信息就不需要起草电报、签字、发送、接收、译电、转交等过程了。
就如同手机一样,可以直接通话,甚至还可以视频通话。
此时正值下午两点多,阳光斜洒在赵小博所在的战场上,金色的光辉与战士们坚毅的脸庞交相辉映。
赵小博,这位年轻的指挥官,正带领着队伍在广袤的天地间昼夜不息地急行军,他们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胜利的节拍上。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行军的节奏,一名通讯兵满头大汗地追了上来。
他手中紧握着一封密封的电文,脸上带着紧张而又期待的神情。
到达赵小博身边后,通讯兵以一个标准的军礼,将电文恭敬地递上,随后迅速退至一旁,静候命令。
赵小博接过电文,阳光照耀下的纸张显得格外明亮。
他迅速展开电文,只见上面用简洁明了的大白话写着:
“鬼子往你那跑了”。
这简单直接的表述,让赵小博不禁露出了会心的笑意。
这样的电文即便是被敌人截获,它们也不敢相信这是严肃的军事指令。
赵小博迅速收敛起笑容,眼神变得坚定而果敢。
他抬头望向天空,阳光刺眼却坚定了他的决心。
随后,他转身面向身后的传令兵,声音洪亮有力:
“立即传达命令,各部队停止前进!两个旅各留一个装甲步兵营作为预备队,七旅负责东方防线,八旅负责西方,我们要像猎人一样,布下天罗地网,等待着敌人自投罗网!”
紧接着,他又对炮兵指挥官下达了指令:
“炮兵部队,立即寻找有利地形布置炮兵阵地,确保在第一轮攻击中就能彻底摧毁敌人的战斗意志,让它们知道,华夏,不是它们能够轻易染指的地方!”
随着赵小博的命令逐一传达,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有的调整队形,准备形成包围之势;
有的则忙碌地搬运着火炮,精心计算着射击角度和距离;
预备队的装甲步兵营则保持着高度的警惕,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整个战场在赵小博的指挥下,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轻轻拨动,原本散乱的棋子迅速归位,形成了一幅错落有致、攻防兼备的战阵图。
在这片被阳光照耀的土地上,一场决定性的较量即将拉开序幕,而赵小博和他的战士们,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