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敏靠在椅子上专心致志地听着收音机里传出那铿锵有力的声音,这是他每晚七点准时必听的央广新闻节目,已成雷打不动的良好养成,故没有立即回答她,直到播完天气预报他才想起来刚才好像有事:“你头里咕弄些什么?”
“我是说呀,”坐在一旁整理旧衣物的娅琴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算了,没听见就不说了,反正也是新闻里的意思,人们现在的热情都很高涨呗。”老刘转过身来,声音带些个沉重说:“其实新的苗头已经被英明的党中央及时发现了,”他指着收音机接着又说:“刚才还在批评某些地方出现的‘冒进主义’,估计明天上班就要讨论这一新问题了。”
娅琴放下了手里的活计寻思着说:“这样的提法倒是鲜有意味,依我说,你我今晚就先来讨论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对!就咱俩。”“我还没见着讨论文稿呐。”娅琴抬手一挥的说:“嗨,我们就拿海波来说吧”然后就朝楼上指了指。
老刘一脸惊愕然,她已理顺了思路:“就拿海波在你的呵护之下健康成长这事说吧,他学习认真,进步就甭说了,眼看着就要念初小,你还整天向他输灌那些行军打仗的思想。”
老刘满脸疑惑的坐直了身体就反问起来:“我说,这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隔壁李主任年前还把二女儿送去当了兵呐。”
“那是她到了服兵役的年龄,波黑今年才十二岁,现在和他说这些不就是思想上的冒进嘛。”老刘不停地用手指点着她说:“瞧你把它用在这儿了,要知道,台湾一天不解放,气焰嚣张的国民党反动派就一天也不会停止叫嚷着要反攻大陆,所以…就需要让他从小就有这个思想准备。”“…你看你看,又跑到前面了是不是?我可没说不让他去当兵,只是时间还早!”
老刘接下来的弯子转的也是快了一点:“明白了,以后你要是再在我面前提什么后天吃什么、大后天吃什么,看我怎么批评你。”
说完这话便和会意的妻子一同‘嘿嘿,哈哈’地笑出声来,娅琴赶紧的又朝楼上指了指。
政治与精神融于一成不变的生活向前快速推进的同时,全国性的干部人事大调整也在如火如荼地大背景下悄然进行;久经考验、临近离休的刘思敏专员也在这次调整名单之列,理由很简单,就是照顾他为革命落下的畏寒身体去南方易于调养,其家属随同南下。
远程迁徙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他除了满口答应爷爷、奶奶的所有交代,还格外认真的给外公外婆及哥哥写了一封细致的问候书信,其次就是抓紧时间把他即将去往的目的地告知他的好同学,特别是他所喜欢的几位女同学一个也没漏掉。
娅琴也有一股子说不出来的高兴,她在闲聊中对爱人说:“谁会想到,自随了你,家乡的影子也离我越来越近了,现在想来还是你有远见,若是迁了坟,这回可真的没人照应了。”
不曾想,老刘对此反叹了一声气说:“这一去,我的话兴许就不会再灵了。”娅琴是懂得世态炎凉的人,老伴这会儿的失落她是百分百能够领会的,故没再顺意说事,心平气静地说起了宽慰话:“再有两年,我们都成了观望者,灵与不灵也只有我们俩会在意它了,你说是不是?”老刘的淡然含笑里掩饰不了变迁的沧桑,他伸出手去攥住了她递过来的手:“你说的对极了。”
看他的样子是要对她说些什么却没有说出,娅琴就让他先躺下休息,说:“我去和孙儿说会话就下来。”
老刘今晚睡的很沉,起伏不均地鼾声拉的也格外昂长,睡不着的娅琴没有像以前那样把他摇醒,而是蹑手蹑脚从木箱底下摸出了一个收藏首饰的小布袋,拿出了卷成条状的发黄纸签,对着上面的最后一句‘何必心悬意亦悬’发起楞来。
良久,她克服了油然而生的孽念在孤月夜映下离开了粘在墙上的地图,对着鼾声时起时伏的老伴自言自语道:“离泉州的路程不到三分之一了,而你却要远离家乡。”
第二天中午,她提前离开了办公室,独自一人径直赶往了东郊外道的墓地许下诺言、以尽孝道。
南下的列车在停靠沈阳站时娅琴与老刘的目光久而久之的触碰在一起,双方都极不情愿说出心里想要说出的话,最终还是老刘无可奈何地对她点到为止:“还有百公里路程,不知有无机会了。”
两人异常凝重地表现给了机灵的海波占尽天机,他怎么就知道此时该下什么结论?说什么样的话呢?:“爷爷、奶奶,你们不要焦虑,到地方以后,我第一件事就把搬家的事情包括上次因为天气原因返回的实情写信告诉阿姨,这样不仅能让她们高兴,也不会断了今后的往来。”苦楚的内心像是受到了点拨,老刘毫不迟疑就夸赞他说:“瞧你个机灵劲,想的倒挺周全,那好,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继而又对娅琴说:“这可不是我教的。”然后又对小海波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通,内容非常明了,就是没透露半点姐弟关系,心中的郁结更是一字未露,联系地址当下就写在了便条上:抚顺县政府周芬兰。
海波神气活现的说:“有了地址,路上我就可以写了,下一站就把它发出去。”娅琴给了老伴一个非常满意的微笑后便对孙儿说:“还没到地方,你让阿姨怎么给你回信呀。”海波腼腆的对刘爷爷一吐舌尖还不停地挠头。
车厢里嗡嗡作响的风扇吹出的尽是热风,燥热的气候伴随着他们跨越五省,换乘三次,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到达了江淮腹地的省城市府,拨通电话之后便停留在出站口的台阶上等候。
站前的丁字路周围也是见惯不怪的无序繁华,饭馆、旅店、小板车的主人无一不停地招揽着刚下车的旅客。
三岔口的上空用钢丝绳吊着一串没有光亮的信号灯,在它的下方,一名交通警察站在一个二层圆盘上手持一根红白相间的木棒认真指挥着少有过往的车辆。
前来接风的两位军人把他们一家三口引进了吉普车里,不多一会就驶入了省府,车辆在办公大楼的西头路边停了下来,其中一位军人有礼有节的替他们拎着随身物品引导他们穿过一小片竹丛间十来米长的幽静小道,隐匿在林子后面的一栋带有回廊的小楼赫然展现在眼前,军人打开房门就将钥匙交到了刘思敏的手中说:“领导交代,说你们路上辛苦,先好好休息几天,看看街景,食堂就在后门的东边,我们还有任务就不打扰了。”
简短的客气过后,老刘回望着四周,八户人家的回廊只有楼上两家的房门是敞着的。
他从自家门前的楼梯口步出后门,又从东头的后门绕了一圈回来就对妻子说:“这小楼和我们在东北住的是一个式样,就是比那长些,记住,女厕所在东头。”
海波在房间里转来遛去的也说了他的发现:“这里没有阁楼。”没有谁理会他说的这些,房间里回荡的却是附和着丈夫的声音:“一样的砖木结构,地板上的油漆颜色都是一样的,没想到苏联的风格都影响到了这里。”老刘“嗯”了一声抬手看了看时间就转为现实地说:“擦把脸去食堂看看,吃了饭熟悉熟悉周边环境。”“好的,你爷俩先洗,我先简单收拾收拾。”
喷香的白米赤豆稀饭和松软地发面馒头就着独有风味的‘大头菜’和‘臭腐乳’同样驱走了几天以来的乏味胃口。
这里的无风夜晚比起白天要闷热许多,不少穿着短裤衩和筒子衫的妇女就和丈夫一起将竹床用两条长凳架在马路边上摇着芭蕉扇就乘着凉、拉起了呱,任凭光着屁股的孩子们在昏暗的路灯下捕捉飞舞中掉落下来的蝼蛄、蚂蚱或其它成虫,他们把它装进酒瓶里拿回家里给喂养的鸡鸭增加养分。
经过南土街,高高的两根廊柱支撑起来的三层尖顶楼房鹤立鸡群的矗立在一片瓦屋的包围中,宽沿上的五个用水泥制成的大字告诉他俩,这里也有座中苏友好馆。再往南行,过了四岔路口便是一座让他俩想都不敢想的天主大教堂,高耸入云的尖顶与周围古朴的飞檐翘壁格格不入,透过通天阔窗依稀可见内里摇曳着幽灵般地烛光,两人对视了一眼继续往南行走,一座古色古香的钟楼亭立于旱桥的北端,想必这里就是在旅途中听人介绍的鼓楼闹市街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