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呜,这里的人比刚才那里还要多。”

几乎看不见路面。

“看来北京路比上下九更出名啊。”

木雪如此说着。

向左拐入密集人群,过于拥挤的情况属实不放心互相牵手,于是木雪让灵米待在自己前面,他的双手分别搭在灵米的左右肩上,至于移动,木雪就如企鹅走路,灵米正常小碎步。

越过北京路步行街与常规马路的分割立杆,地标石碑便出现在眼前。

两个斜角叠加的石砖方框,分别写有“始于公元前214年”以及“北京路”两段红字,其前方一个摆成四阶梯的桶状石制容器,正通过一道小口源源不断的流出清水。

两边的商铺拼尽全力在招揽客人,然而一块用栏杆圈住,玻璃封闭保护的展示区,悄无声息且不费吹灰之力的抢走了游客们的目光。

根据介绍石碑所示,这是“千年古楼遗址”,宋、明、清三个历史时期层层叠压的门楼遗址呈现在玻璃之下。

南汉至宋代的基址有三层,表明有过三次修造。门楼南北跨度由第一次9米扩至第二次12米,第三次又扩至22米,最上层距现地表约0.9米,最下层距现地表约1.5米。

明代的基址距现地表约0.8米,仅揭开西边门洞的铺石地面,还有一块较完整的抱鼓石。

清代的基址因后代修路破坏,仅剩下基础垫土层和为加固基础打的密密麻麻的木桩孔。

“除了这个,前面还有哦。”

听闻木雪这番话,灵米两眼放光。

距离不远处,是“北京路古道遗址”。

以前的北京路一带是低洼河涌地,在唐朝时,人们将其填平建楼,到明清时,这里的城市布局基本形成。后人不断在此加修道路,逐渐形成了现在所见玻璃之下的景观。

古道遗址由上而下分属民国、明代、宋元、南汉、唐代等五个历史时期,时间跨度一千余年,被誉为“中国第一条千年古道”。

进行收尾的,是一块“广州清代城坊示意图”,立体的模样展示了当时的建筑规模与繁荣。

一览整片区域,可谓见证千年发展。

“如何?”

木雪低头询问灵米的观后感,方才她可是看的津津有味。

“好厉害!”

灵米抬起头,一脸兴奋的说着。

然后互相对视,静默了两秒钟。

“没了?”

“嗯,因为想不到怎么形容了,总之十分厉害!”

“行吧。”

木雪忍不住笑了笑。

走至北京路的中心地带,一处广场上,一栋壮观华丽的七层高古代风格建筑出现在视线左边。

耀眼的金黄是它的主色调,部分墙体呈现灰蓝色。“大佛寺”的门牌挂于其入口之上,而在楼房的最顶端,另有一块牌子,写着“普觉楼”。

木雪和灵米被它的气派所吸引,但两人并没有近距离观赏的意愿,所以只是在远处待着。

“对了,晚上这栋楼更好看哦。”

说着,木雪将手机递到了灵米眼前,展示它的夜貌。

“哦~更加金碧辉煌了!”

橙黄的灯光令这栋大楼在夜晚如同黄金般夺目,同时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