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勾勒了一个光怪陆离、奇幻绚丽的神话世界,妖怪的身影无处不在,它们形态各异、性格千差万别、法术千奇百怪,每一个都演绎着一段段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
不过西游世界里最惨的妖怪会是谁?
提及“最惨”的妖怪,人们的思绪或许会不由自主地飘向白骨精,她为了一尝唐僧肉的滋味,可谓煞费苦心,却终究难逃孙悟空金箍棒的致命打击,落得一个魂飞魄散的下场。
有人或许会想起六耳猕猴,他的本领与齐天大圣不相上下,七十二变、筋斗云运用得炉火纯青,可最终却因与孙悟空争名逐利,在雷音寺里被孙悟空亲手终结了性命。
然而在这众多命运多舛的妖怪之中,还有一个鲜有人关注却更为悲惨的存在,他曾承蒙孙悟空亲授法术,本应前途无量,却最终死于非命,甚至死后的尸身还被残忍地做成了菜肴,沦为他人的盘中餐。
当取经队伍在漫长的西天取经之路上艰难前行时,孙悟空遭遇了六耳猕猴的搅扰。
六耳猕猴实力超凡,心思更是诡异难测。他先是趁唐僧师徒内部矛盾激化之时,悍然棒打唐僧,随后抢走了至关重要的通关文牒。
通关文牒对于取经队伍而言,无疑是西行路上的 “通行证”,没了它,取经大业就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必将功亏一篑。
沙僧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他深知事态的严重性,于是决定挺身而出,充当劝架的中间人。他驾起祥云,匆匆赶到花果山。面对假孙悟空,沙僧苦口婆心地劝说,言辞间满是诚恳,希望“孙悟空”能念及师兄弟多年的情分,归还通关文牒。
沙僧心里明白,一旦失去通关文牒,取经队伍必将分崩离析,而自己也只能无奈地回到那寸草不生、孤寂荒芜的流沙河里,继续过着妖怪的生活。
可事情的发展却远远超出了沙僧的预料。
书中是这么写的:“行者道:‘小的们,快请老师父出来。’果跑进去,牵出一匹白马,请出一个唐三藏,跟着一个八戒,挑着行李;一个沙僧,拿着锡杖。这沙僧见了大怒道:‘我老沙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里又有一个沙和尚!不要无礼!吃我一杖!’好沙僧,双手举降妖杖,把一个假沙僧劈头一下打死,原来这是一个猴精。那行者见沙僧打死一个猴精,把沙和尚逼得走了,他也不来追赶,另选一个会变化的妖猴,还变一个沙和尚,从新教道,要上西方不题。”
从这段细致入微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沙僧打死的 “沙和尚” 其实是一个猴精所变。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