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宗李亨宠爱张良娣,张良娣在灵武时生下个小皇子,取名叫李佋。
李俶、李倓、李佋,李亨给儿子们起名都带人字偏旁。
李亨封男婴李佋为兴王,对战乱中来到人间的小儿子特别喜爱。
张良娣恃宠生骄,想把这个只有一两岁的婴儿,立为将来的太子。
张良娣盘算第一招是陷害死李亨大儿子李俶。第二招是陷害死李亨三儿子李倓。
李俶、李倓真要死了,如何影响唐朝国运,她真的不在乎。她只盘算自己的儿子李佋成为太子,能保住她富贵一辈子。
头脑简单、目光短浅到了这种程度,想得逞真的很难。
就像一个小偷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伸手去偷一块金子,他只看见他想偷的那块金子在闪闪发光,却看不见金子四周全是人,众目睽睽都盯着他这个小偷的一举一动。
李辅国本是给皇帝喂御马的小太监,因为他巧言令色、玲珑圆滑,受到肃宗李亨宠信。
他见张良娣受李亨专宠,也百般奉承讨好她。
张良娣正好需要一个帮手,共同陷害李俶、李倓。
李倓性情豪放仗义,看不上张良娣、李辅国。
李倓曾经秘密对李泌说:
“先生以气节正义领兵,尽显臣子的热诚,我很是感激。
但国君身边有一个大祸害,不可不除掉。”
李泌问:“你说的是谁?”
李倓说:“张良娣。”
李泌摇摇头说:
“这不是给皇帝当儿子的人该说的话,愿大王忍耐才是。”
李倓不以为然,有时去见肃宗李亨,必定劝李亨不要听信张良娣的话,并且劝李亨赶紧立李俶当太子。
他想的是,让李俶当上了太子,张良娣立自己儿子李佋的算计就基本落空。
肃宗李亨听过了好几次,趁李泌进见他的时候,便问:
“广平王李俶当兵马元帅一年多了,我今天打算让建宁王李倓领兵出征,又担心他俩功劳相等,两人发生矛盾纷争。
朕打算立李俶为太子,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李泌回答说:
“军中事务纷繁急迫,都需要立即处理,如果是陛下家事,总得报知太上皇。
否则陛下即位只是为救天下的良苦用心,从哪里解释?”
肃宗李亨说:
“你说得对,让我仔细想想再说。”
李泌退回元帅府,把这事告诉了李俶。
李俶见李亨,奏完军中事务后,奏陈李亨说:
“陛下您没有能够迎太上皇回西京,早晚侍奉太上皇,儿臣哪里敢急着当太子?”
肃宗李亨安慰他,把立太子的事暂时搁置。
这时安禄山已死,肃宗李亨觉得反叛头子已经死了,大乱可能平定,索性把派李倓远征范阳的的事搁置不提了。
智勇双全的李倓有志气平乱,一再请求,有说直说:
“陛下如果听信您身边那个妇人和那个阉奴的主张,任凭两个奸人围着您转,恐怕东京、西京无法(洛阳、长安)无法收复,太上皇也无法迎还了!”
性格豪放的人往往说话太直,话太直就容易伤人,给自己惹来大祸。
李倓狂言犯上的话,肃家李亨如何忍受得住?
张良娣、李辅国就是李倓说的那两个奸人,两人得知李倓这样说,心里愤恨到极点。
当下张良娣和李辅国商议如何陷害李倓。
张良娣对李亨说:
“李倓急着出兵北征范阳,不过是想拥兵自重,想立战功当太子。”
李辅国对李亨诬告李倓:
“臣不只一次发现,李倓大晚上拿着刀,在他哥李俶的家门口转来转去,要找机会下手杀李俶。”
李亨愤怒地把李倓骂退,余怒未息,怎禁得住张良娣、李辅国火上浇油?
李亨凭着一腔怒气,立下手诏,赐死自己的三儿子李倓。
李倓是一身傲骨、注重气节的人,自己被奸人诬告陷害,也不肯向父亲李亨说明冤屈,不肯去求父皇宽恕。
李倓想:父皇你信谗言要我死,我死就是了!他拔出佩剑往自己脖子前奋力一划,自尽身亡。
李泌得知这事,紧急地想入朝劝谏李亨,可是已经晚了,人死不能复生。
广平王李俶,得知三弟李倓已被张良娣、李辅国陷害致死,心里悲愤交加,秘密与李泌商量,打算除掉李辅国、张良娣。
李泌劝阻说:
“大王你这不是要重蹈李倓覆辙么?能隐忍尽孝道,就足以谋求永福。
张良娣是一个见识很短的妇人,不值得忧虑。
您暂时曲意迁就忍耐,包管前途无碍。”
李俶听他这样说,便不再去找李亨劝他除奸。
只是李亨听信谗言,还蒙在鼓里。
忽然驻守太原的李光弼派人送来敌情通报:
史思明从博陵出兵。
蔡希德从太行出兵。
高秀岩从大同出兵。
牛廷玠从范阳出兵。
四路叛军齐出,共有贼兵十万,前来进犯太原。
肃宗李惊讶地说:
“我觉得安禄已死,可以没有后患了,哪知贼势越发猖獗了。”
原来,李亨的见识很有限,连安禄山死了只是单个生命体消失,叛军的军事力量远远没有削弱,他都没有意识到。
李亨紧急召李泌商议。
李泌启奏说:
“太原有李光弼,他的军事才能足够抵御叛贼,请陛下不要担心!
请陛下迅速到达凤翔,果敢挺进一步,作出进取姿态,才能鼓舞振作官军士气。”
肃宗李亨点点头说:
“朕应当选择吉日起程了。”
话刚说完,又接到睢阳告急。
叛贼任命的伪河南节度使尹子奇,接受安庆绪命令,领叛军十三万人,进逼睢阳。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