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儒离开后,办公室里只剩下陈晋一个人,他坐在自己的办公椅上,闭着眼睛,眉头紧锁,外面的会场很是喧闹,人潮如织,但他的思绪却如乱麻般纠结。
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斯特娜走了进来。
陈晋听脚步就知道是斯特娜,就没有回头。
她看到陈晋定定地站着,知道他难受,心中满是心疼,叹了一口气后,悄然来到陈晋身后。
斯特娜温柔地将陈晋的头轻轻按在自己的胸口,让他枕在自己的高耸上,然后伸出双手,轻轻按压着他的太阳穴,轻声说道:“亲爱的,别想那么多了,先放松放松。”
陈晋感受着斯特娜胸前的柔软,更感受到她的温柔与关怀,心中的焦虑稍稍减轻了一些,但那些困扰他的问题却依旧如阴霾般笼罩着他。
陈晋清楚,C国人绝不会就此罢休的,他们知道华夏的软肋在哪里。
如果说华夏的软肋,那就是国际声望。
谭润峰同志不仅是对他个人来说,还是对华夏这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注重声望的。
从建国起,谭润峰同志领导下的华夏,就自觉扛起了自己的国际道义,对这个援助,对那个援助,其中支持最多的就是C国和Y国。
对C国是保住了这个国家,金大胖自己不老实,作死一样,主动挑起了战争,但是自己又没什么本事,本身就是一个中级军官的能力,仅具有只会营级部队的经验,却要指挥几十万大军打仗,还刚愎自用,不听取别人意见,被漂亮国一个登陆战搞得几乎全军覆没。
对Y国则是帮他们赶走了法兰西侵略者,后来漂亮国又来了,现在还在支持他们反抗漂亮国的侵略。
华夏对这两个国家来说几乎是恩同再造。
此外,对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量也非常大。
这些援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华夏的国际声望,但是也应该看到,这些援助也给华夏造成了很重的负担,特别是华夏经过一百多年的战乱,几乎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可以说自己都穷的和乞丐一样,却还要穷大方,到处援助。
国际声望是上去了,老百姓的日子却过得很苦,尤其灾荒那几年,饿死了多少人?
现在C国人已经知道华夏的软肋所在,已经不是请求援助了,而是嚣张地上门索要援助了,这还了得?
面对C国人的嚣张态度,他绝不会轻易妥协,他有足够的底气和勇气去应对外部的压力。
毕竟,就算之前与 S 国阿尔法作战大队的较量中,他都未曾退缩。
然而,此刻他真正担忧的,是来自国内的压力。
国内有那么一帮人,总是秉持着对内严苛、对外宽容的态度。
在国内,他们制定诸多严苛的经济发展指标,不顾实际生产力水平,强行推动一些不切实际的项目,导致资源浪费、民众负担加重。就算是被指出错误,也认为不过是让老百姓吃了点苦头而已,他们的目的还是好的。
而对外,面对国际上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他们却轻易妥协。在国际援助方面,不顾国内资源紧张,过度援助他国,却忽视国内基础建设和民生改善。在外交谈判中,对他国侵犯我国部分权益的行为,缺乏强硬回击,一味退让,损害了国家利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