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第1集团军的指挥部靠近前方,巴克莱在近卫哥萨克到达自己驻地汇报以后,已经深感忧虑。
按照原定的战略,自然是第1集团军诱敌深入,撤退到德鲁萨一线,第2集团军负责袭击法军侧翼。
这样的目标还是在局部形成俄军的兵力优势的情况,至少是不太吃亏,可是根据本尼格森之前的报告,显然这地方并不合适。
只是巴克莱自己也清楚本尼格森这个人爱打报告,此外就是现场情况总是要自己派人去看过以后才能够放下心来。
这边他是派出了副官前往,与此同时也要骑兵都撒出去,要观察法国人的动静。
至于巴拉索夫路径他的司令部,也并不是什么大事,此君现在也不是警务大臣,对于他没什么威胁,而且还负责给皇上带个话。
“真是情况微妙,看起来就好像法国人靠近了我们才会安心,那样可以好好打一仗的。”
巴拉索夫也不能在这里多留,他还有任务继续到拿破仑所在的庄园去。
“您打算怎么做?”
“按照之前我给皇上递交的计划,军队要撤退,只不过我们要到哪里去,拿破仑一定会追过来的。”
“然后你要把沿途能带走的东西都给带走?”
“人要离开,被法国人抢劫也是难免的,还不如我们把愿意和我们一起走的人都带到内陆地区去,这总需要地方有人来安置他们。”
“可是维尔纳这种地方,本地人更亲近法国人,他们会把法国军队当做解放者的。”
“我记得我刚刚晋升上校那会儿,就和波兰人打过仗,他们寄希望于法国能给他们带来自由,那就让他们觉得吧。”
“我也不能够在您这里多留,还有皇上给我的任务去完成。”
“您这就去吧,希望您回来的时候,能让我心里有底。”
“另外,皇上很可能要到前方来视察军队,到时候还需要您安排一次检阅,这可能算是惯例,也有些麻烦,不过对于弟兄们来说总有些好处。”
实际上巴克莱虽然是亚历山大一手提拔起来的,可是他却并不喜欢这样在行军途中检阅军队,还需要集结和耽搁一些时间。
但这种惯例,似乎也有利于鼓舞士气,见到沙皇的时候,俄军官兵总也会士气高涨的,也就只能这么干了。
另外,就是他也在等第2集团军的消息,巴格拉季昂那边得到消息的速度比较慢,毕竟他们的整个军团都在侧翼。
1812年6月22日是递交宣战诏书的日子,跟1941年的情况不一样的是,法国人这会儿要过河,还要提前搭建浮桥,除此以外就是要集结军队。
法军的行军纵队,要是在空中架一个热气球要看看的话,可能还颇为壮观呢。
只是因为需要保持队列的严整,这样走起来也比较呆板一些。
没办法,时代条件所限,要是按照以后标准来看,可能还不行,但在这个时代组织度已经很高了。
拿破仑本人还在庄园里没有出发,他也在等待各部的行动,其中第10军麦克唐纳元帅和配合的普鲁士军队要向波罗的海方向前进,在这里将要阻拦他们的是维特根斯坦伯爵的俄国第1军。
这并不是主要方向,现在拿破仑本人和欧仁率领的主力从正面展开行动,对阵的是巴克莱·德·托利率领的俄国第1集团军,而达武元帅和热罗姆率领的侧翼军团要对阵的是俄国第2集团军。
“陛下,这是最新的情报,我们大概是搞清楚了俄军第2集团军的规模。”
“贝尔蒂埃,他们有多少人?”
“陛下,应该不超过5万人,不过是巴格拉季昂亲王率领。”
“要是这个格鲁吉亚大鼻子,就有些麻烦了,我们从来不可能在他执行后卫战的时候抓住他,甚至还经常吃亏。”
虽说整体的战局结果,大概还是要获胜的。
可是这个难缠的家伙,大概是俄军当中最难交战的对手了。
不过这也不是拿破仑现在在意的事情,既然达武在那边,总还是有些办法的。
他更关注的,还是军队的动向,只不过在这个时候,迪罗克走了进来。
“陛下,有一个俄国将军求见,自称是沙皇的侍从将军巴拉索夫中将。”
“巴拉索夫?”
“是的,陛下。他携带了沙皇本人的一封信。”
拿破仑并不会感到意外,甚至对于亚历山大这种人形魅魔,就是他本人也有些迷上他了。
“既然是亚历山大派来的使者,那就让他进来吧。”
巴拉索夫这个移动速度确实也够快,亚历山大当天晚上给他下达了指令,就让自己的专属马夫把他送到维尔纳去。
虽然因为从军的时候拒绝去高加索服役当了逃兵,被索洛维约夫打心眼里瞧不起,可是这个家伙还是比较善于辞令和讨自己主子欢心的。
而且,虽然不愿意去高加索,但是对于外交任务,他还是能够胜任的。
只不过一个将军一生中就是在战场上当观众,没实操哪怕指挥过一个连作战,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
但俄国有时候就是很奇怪,一些中下层军官被沙皇看中,并不考虑其才能如何,适合什么岗位的工作,却经常因为一纸命令就能够飞黄腾达。
索洛维约夫自己从少尉快进到少校,多少都是凭着这个的,后面就有大把的军功计入在内。
“陛下,巴拉索夫将军已经带到。”
“让他进来吧!”
巴拉索夫看到拿破仑的时候,也发现他的身材跟过去相比貌似略有些发胖,这个年纪的中年男人也难免会这样。
不过他也不是发表这方面意见的,现在他的出使任务还是要递交这封沙皇本人的亲笔信。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