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坐在他对面的朱高炽问道:“刘师傅,这个韩御史是谁啊?”

刘伯温苦笑道:“这人是出了名的不畏权贵,耿介敢言,陛下亲口称赞他为‘快口御史’。”

朱高炽一脸好奇,“按理说这位韩御史应该是位好官才对,苟伴伴为何会这样怕他呢?”

刘伯温解释道:“因为韩宜可一共干过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件是众所周知的,是他带头参倒了宰相胡惟庸。”

“而另一件事更是让韩宜可家喻户晓,因为他曾与秦王在金銮殿上发生了口角,于是他们二人散朝后,相约在城隍庙前决斗。”

听到这话,朱高炽捂着嘴,惊呼道:“他一个文官敢跟我父王动手?”

朱高炽悄悄的拉开了门帘的一角,望了一眼。

当他看到对方的身材干瘪瘦小,朱高炽撇了撇嘴,一脸不屑的说:“我父王的拳头跟沙钵一样大,一拳下去,还不给这位韩御史打吐血了才怪。”

听到这个奇怪的比喻,刘伯温哑然失笑,随即正色道:“然而事实却是大王还没有动手,这个韩宜可就用笏板砸破了自己的脑袋,然后他指着头上的伤口,对周围看热闹的百姓说这是秦王打的伤。”

“……”

刘伯温又说:“这还不是全部,自从这次结下梁子以后,韩宜可就跟牛皮糖一样缠上了大王,他每日上朝的第一件事就是弹劾大王。”

“哪怕是大王早晨多吃了一个鸡蛋,他也会上书弹劾大王铺张浪费。”

“……”

朱高炽纳闷道:“我父王掌管着锦衣卫,还能让这个韩御史给欺负呢?”

在朱高炽看来,锦衣卫那么多的人手,随便给韩宜可找到点贪赃枉法的证据,就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听到这话,孩子气十足,刘伯温笑着摇头,“可是难就难办在,这个韩宜可不但一点都不贪,还经常饿着肚子,拿自己的俸禄接济贫苦百姓。”

“大王曾经评价韩宜可是魏征一样的直臣,有这样的臣子不仅是朝廷的福气,更是天下百姓之福。”

朱高炽问道:“那他干嘛不去弹劾别人,为什么要一直盯着我的父王不放?”

刘伯温回答道:“原因很复杂,韩宜可的本意是用大王来立威,以此,来警告朝中的那些不法勋贵。”

朱高炽惊讶道:“他竟敢用我父王来杀鸡儆猴?这个韩御史这么胆大包天的吗?”

刘伯温解释道:“韩宜可此人,行事看似鲁莽,实则心细如发。他之所以选择弹劾大王,正是因为韩宜可的心底清楚。”

“若是弹劾其他的宗室,必定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而大王不仅有容人之量,还不会怪罪于他。”

朱高炽总结道:“反正他就是觉得在当朝的权贵里面,我父王比其他人好欺负呗。”

刘伯温笑着说:“其实世子错怪了韩御史,他不仅弹劾过大王,还多次向陛下进谏,陛下曾经赏赐罪人妻女给朝臣,满朝大臣唯有韩宜可一人坚辞不受。”

“并向陛下言明株连全家的连坐之法,是滥用法制。将别人妻女发配为奴,与新朝的气象不合时宜。”

“陛下表面上虽然没说什么,但在事后,随便找个由头让他辞官回乡了。”

听完以后,朱高炽感叹道:“看来这位韩御史是一个清廉正直的人啊。”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