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小潭村是明亮且温暖的,家家户户、屋前屋后,都有灯笼或是火把照亮。

这是元宵的一大习俗,门前的灯火彻夜不熄,遥映天上的明月。

点灯时,是小娃娃们最认真的时候,好不容易缠着家里的大人获得点灯的活计,一个个都认真地不得了,曜儿也不例外。

家里院门上的两个灯笼其实已经挂了半月了,今日再添些灯油进去就可以。

李清和爬上木梯把灯笼取下来,灯笼里的油灯被取出来,里头的火早已熄灭,只余浅浅的一层油光,曜儿小心翼翼的拿着手里的灯油添进去。

李清和把手里的火折子递给曜儿,他学着平日里李清和的模样把口子扒开,轻轻吹了两下,火苗冒出来,一沾上灯油,火苗变大些,这就算点好了。

灯笼被挂在屋檐下的钩子上,李清和又领着曜儿进院里,火把都是小火把,倾斜着插在墙边,有个挡风的板子遮着,方便起夜时照亮路。

曜儿被抱起来点着火把,门口霎时光亮许多。

就着圆圆的月亮,与屋外的火光,三人都吃了碗汤圆。

用过饭食,洗漱过后,他们裹着厚衣裳坐在谢俞卧房里,开窗赏月,桌上还放着冒热气的茶水。

曜儿想说些什么,伸出右手就要指向那月亮,被谢俞拦下,“可不能用手指头指月亮喔,会被割耳朵的。”

曜儿眼睛微微睁大,割耳朵?

李清和附和道,“似是有这样的说法,不能指着月亮的。”虽然他今日也是第一回听。

曜儿悄悄把手指头收回来,仰头望着月亮,这么漂亮的月亮,怎么还不许人指着呀?

圆月当空,似有一层银辉洒在院子里,照的院里亮似白昼。

谢俞聊起小时常就着月光赶路,即使是夜里出门也丝毫不惧。

“娘小时候为什么要夜里出门呢?不能白日出门做事吗?”曜儿不甚理解,他最怕漆黑的夜晚了,总觉着有什么山野精怪藏在树林里头。

“那时候你爷爷病了,镇上的药价贵,但药方子家里是有的,我就想着在村里周边的山上找找草药。那时村里有位采药的婆婆,靠卖草药为生,愿意带我去山上采药,我呢,又得瞒着你爷爷,所以往往天还未亮就偷偷出门了,那时候看着身后的月亮,看着前路的月光,我才不那么害怕。”

“那娘采到药了吗?那个婆婆还在吗?”

“采到啦,但只瞒了两日,第三日你爷爷夜里撑着拐杖守在院门边,把我拦回去了。”谢俞聊起往事,脸上都带着笑,语气里却满是怀念。

“采药婆婆后来被她闺女接去县里养老了,我离开村子的时候,她还没回来,所以我也不知道她后来怎么样了。”

说来这也是许多年前的事了,但谢俞的记忆总能清晰的回想起那日的月光下路上开的花,还有风送来的清香。

李清和轻揽住谢俞的肩,柔声道,“关窗吧,风大了。”

“好。”谢俞往床上走去,李清和把窗关上,似有所觉的看了眼高悬的明月,“嗒”,窗户合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