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完匈奴的发展历史。
我们继续讲白登之围。
看刘邦如何从匈奴大军围困中脱困。
【廉颇:刘邦统一了天下,做到了嬴政那个位置,结果被蛮族围困了七天七夜,我倒要看看匈奴人到底有多强】
【李牧:或许不是匈奴人太强,是刘邦太弱了,在我记忆中,匈奴人可没有半点强悍样子】
公元前201年秋。
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亲率大军进犯汉朝。
而汉朝方面。
首当其冲要面对匈奴攻击的就是刚刚被刘邦移居到马邑的韩王信。
面对匈奴的大军。
韩王信抵挡不住。
败多胜少。
于是。
一面向朝廷请求支援。
一面偷偷的派遣使者向匈奴求和。
当刘邦得知。
韩王信竟然擅自与匈奴议和后。
便怀疑韩王信与匈奴暗中勾结。
就下诏责备韩王信。
韩王信十分恐惧。
认为他已失去了刘邦的信任。
担心刘邦会诛杀了自己。
便一不做二不休。
直接投降了匈奴。
与匈奴联合起来共同进攻汉朝。
【司马错:刘邦一封信便逼反一个王,能够看出刘邦的为人多么的阴险狡诈,不得人心】
【灵姑浮:臧荼是这样,韩王信也是这样,他们反跟自身无关,是刘邦的问题】
随后韩王信便与匈奴挥师南下。
陈兵于铜鞮。
铜鞮是进入晋阳最后的关卡。
易守难攻。
他们就在这里等待着汉朝的援军。
公元前200年冬。
刘邦率领32万大军从洛阳出发。
北攻打匈奴。
平叛韩王信。
渡过黄河后。
汉军便兵分两路。
一路由刘邦亲自率领正面进攻韩王信。
向铜鞮进发。
一路由周勃和灌婴率领。
沿着太行山脉北。
通过井陉进,入忻定盆地。
插入匈奴和韩王信联军的后方。
攻打霍人县。
之后经过雁门关。
翻越句注山。
再次兵分两路。
一路是由周勃率领的步兵。
先行去攻打武泉。
一路是由灌婴率领的骑兵攻打马邑。
又受诏降服了楼烦以北的六个县。
斩杀了代国的左丞相。
随后据武泉与周勃会合。
合兵击败匈奴骑兵。
切断了匈奴的后援。
之后便率军南下与刘邦会师。
于铜鞮两面夹击韩王信。
此一战韩王信大败。
其手下大将王喜也被叛军斩杀。
韩王信北逃往匈奴。
他走后。
他手下的将领曼丘臣和王黄等人。
又将原来赵国的后代赵利拥立为赵王。
聚集韩王信的残兵败将。
准备再次与匈奴合谋攻汉。
冒顿单于则分别派遣左贤王和右贤王。
各领一万铁骑。
与王黄等人屯兵于广武以南及晋阳一带。
企图阻挡汉军北进。
但汉军一鼓作气。
在晋阳城再次大败匈奴和王黄等人。
匈奴逃到了楼烦西北。
被汉军的骑兵追。
再次击败。
至此汉军基本扫清了在太原郡范围内的匈奴和反叛势力。
【乐毅:汉军连战连胜,这么看,匈奴人也没有多强大,刘邦到底怎么被围白登山,差点死的】
【苏秦:大概率老毛病又犯了,刘邦本身市井无赖出生,没有什么品行,这一战没让韩信统领,亲自率军,注定了要失败】
但自从开战以来。
汉军节节胜利。
致使刘邦产生了轻敌的思想。
刘邦听说匈奴的主力屯兵于代谷。
便派出了十余名特使。
前去打探匈奴的虚实。
可他想不到的是。
冒顿是个战术好手。
为了迷惑刘邦。
冒顿提前就将精锐士兵和肥壮牛马隐藏了起来。
所以刘邦的特使每次前来。
所能看到的都是瘦小的牛马和老弱的士兵。
特使们回来后。
全都告诉刘邦。
匈奴是可以出击的。
刘邦还派了娄敬出使。
娄敬就是当初建议刘邦迁都关中的齐国戍卒。
可他走后。
一连数天都不见回来。
刘邦心急如焚。
想着就算他回来。
估计也和前面的十几个特使是一样的答案。
便决定不再等他。
立即整军出发。
为了鼓舞士气。
刘邦亲自率领数万轻骑为先锋。先行出发。
主力大军随后跟。
当刘邦率军走到句注山的时候。
遇到了从匈奴返回的娄敬。
娄敬连忙劝说刘邦:
“两国交兵,这时该炫耀显示自己的长处才是。”
“现在我去那里,只看到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
“这一定是故意显露自己的短处,而埋伏奇兵来争取胜利。”
“我以为匈奴是不能攻打的。”
认为汉军不能出兵。
一旦出兵,必然失败。
【杜预:娄敬说得很对,哪怕我只是个普通士兵,我也看明白了,匈奴是在诱敌深入,然后打埋伏,高祖会中计吗?】
【韩信:从军事角度,如此简单的诱敌深入之计,明智的将领都看得出来,但刘邦已经打飘了,又对匈奴了解不多,哪怕知道里面有陷阱,也会认为自己可以靠硬实力将计就计战胜匈奴,这样此计必中】
【宗泽:这是我预判了你的预判的预判,有点烧脑,我只知道兵仙说得对,刘邦必然中计】
可此时。
刘邦的先锋已经到达了句注山。
后面的20万大军也已出征。
开弓已没有回头箭了。
所以刘邦非常恼怒。
对娄敬怒骂:
“你这个齐国混蛋!凭着两片嘴捞得官做,现在竟敢胡言乱语阻碍我的大军!”
立即用镣铐把刘敬拘禁起来押在广武县。
准备凯旋后进行处罚。
【鲍叔牙:刘邦确实飘了,小人得志的典范】
【姜维:唉,高祖,不忍看下去了】
之后刘邦率军抵达了平城。
刘邦之所以要着急的赶到平城。
是因为此时匈奴的主力在代谷。
那里四面环山。
不利于骑兵行进。
所以冒顿要想北逃。
就必须要经过平城这个出口。
他先来守住这个出口。
等主力大军一到。
就可以关门打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