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说:“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降,杀之不祥。”
当初怀王之所以派我前来,原本就是因为认定我能宽容人。
何况人家已经降服了,还要杀人家,如此做是不吉利的。
【苏绰:某位杀戮成性的霸王,看看做法对比,你的失败结局已经注定】
【宋璟:相较于那位,刘邦确实是好人】
【纪晓岚:杀俘不吉利,历史杀俘严重的,基本没有好下场,刘邦做得对】
于是便将秦王子婴交给了主管官员处置。
至此子婴在位仅46天后,秦朝灭亡。
史称秦三世而亡。
但,秦王子婴只在位46天。
秦朝灭亡的主要阶段都在秦二世完成。
所以说成二世而亡也可以。
关于秦朝的功过我们暂时不评判。
我们对秦朝内容进行收尾。
接受了子婴的投降,随后刘邦便率军进入了咸阳城。
按照楚怀王事先的盟约,先入咸阳者为王。
于是刘邦进入咸阳后。
便以关中王自居。
他们进到咸阳宫后。
将士们纷纷去抢拿宫里的金银财宝。
刘邦则看着咸阳城富丽堂皇的宫殿和后宫里美貌如花的三千佳丽。
顿时心神荡漾。
待在咸阳宫不想走了。
只有萧何连忙跑到丞相府。
把秦朝的户口地图等文书档案都整理好,保护了起来。
咸阳宫里乱作一团。
樊哙跑来劝刘邦。
让他别忘了秦朝的前车之鉴。
问他要江山,还是只要眼前的财物。
但刘邦根本听不进去。
直到张良亲自来劝。
说:
“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所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
告诉刘邦,你之所以到达咸阳宫,是因为秦国无道。
现在你刚进入咸阳宫,就贪图享乐,这是助纣为虐。
你的结局会跟秦国一样。
他才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于是便下令封存了秦朝的宫宝、府库。
以及所有财物。
领军又退回到灞。
为了取得民心
刘邦把关中各县的父老豪杰都召集过来。
向他们宣布道:
秦朝的严刑苛法把百姓都给害苦了。
现在我和诸位约法三章。
无论任何人。
杀人者要被处死。
伤人者要给抵罪。
盗窃者要被判刑。
除此之外。
秦朝的苛刻刑法一律废除。
秦朝的各级官吏仍然按照原来的职务坚守岗位。
继续执行公务。
于是,秦廷的官吏们看到平安无事都很高兴。
约法三章传到关中各地。
秦地的百姓们也很高兴。
纷纷牵着牛羊,带着酒食来灞慰问刘邦的军队将士。
刘邦又辞让不肯接受,说:“仓库中的粮食还很多,并不缺乏,不想让百姓们破费。”
百姓们于是更加高兴,唯恐刘邦不在秦地称王。
秦地的百姓已经不再心向秦国。
至此大秦王朝正式灭亡,退出了历史舞台,完全没有了翻盘的可能,后世连复国的都没有。
秦朝结束,下一单元,迎来的便是楚汉争霸。
……
……
大秦位面。
秦始皇嬴政,沉默坐在王座一言不发。
底下是面如死灰的赵高和十分懊悔的胡亥、李斯。
以及面色凝重的扶苏、蒙毅等人。
没太长时间后,嬴政低头问询扶苏、蒙毅等人:“朕错了吗?”
扶苏沉默,蒙毅即答:“陛下无错,是天下反贼的错。”
“现在我们大秦已经知道反贼有谁,待我们大秦军士出征,可以剿灭他们。”
“大秦可以千秋万代,传万世。”
嬴政摇着头:“朕说的错不是反贼,是老秦人,朕对秦人做错了吗?”
“为什么,秦人不再心向秦国。”
听完仙人讲述秦末历史。
嬴政已经明白秦国灭亡原因。
在于沙丘之变。
在于秦二世昏庸。
在于赵高把持朝政。
以及,六国余孽死灰复燃。
知道原因,把原因点一个又一个清除。
大秦能够延续下去。
但仙人最后所言。
老秦人不再心向秦国。
没有人惦记秦国复国与否。
反而期望一个外乡人当秦地的君王。
这深深触动到了他。
让他知道,或许秦国二世而亡的原因不仅仅是那些表面的沙丘之变、秦二世昏庸。
还有底层原因。
是不是秦法确实苛刻了。
连老秦人都无法适应,更别说关外的六国子民了。
所以,秦国灭亡根本原因不在胡亥身,在他身吗?
他陷入深思。
许久后,他拍着扶苏的肩膀,说道:“或许你说得对,仁德有作用。”
“乱世帝王需要无义,乱世后的帝王需要仁德。”
“扶苏,朕会替你打平乱世,乱世后的治理就交给你了。”
“秦国永不灭!”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