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项燕这一代,成为了楚国的名将。

公元前224年,在秦灭楚国的战争中。

作为楚国统帅的项燕被王翦击败,拔剑自刎而亡。

之后楚军战败,楚国也随之灭亡。

回到项羽。

……

说项羽,离不开他的叔父项梁。

项燕的儿子项梁,为了躲避秦王朝的追捕。

便带着年幼的侄子项羽隐姓埋名,远走他乡。

在到了秦国旧都栎阳县这个地方。

项梁犯了事,被当地的官府逮捕。

在狱中,项梁委托蕲县的狱掾曹咎写信给栎阳县的狱掾司马欣。

通过疏通关系,平息了这起案件。

可出狱后,项梁却又因为杀了人。

带着项羽一起逃往吴中避难。

吴县是秦朝会稽郡的郡治。

当时吴县的县令是郑昌。

项梁因为隐姓埋名。

吴中人也不知道他们叔侄二人的真实来历。

因为项梁为人豪爽,遇事善断,见义而为。

所以深得吴中人的信任。

每次吴县之中有大的徭役和丧事。

都是由项梁来主办。

他也能将所有事都办得井井有条。

于是吴中人也都愿意听他指挥。

项梁还擅长辩论和游说。

他平时就用治军之法,来部署和勒令他的门客和家中子弟。

他还偷偷地培养了九十名壮士。

在他所供养的猛士中。

体格最高的人能拔起树木击打地面。

他还在宅邸里秘密地铸造大钱,用来购买甲胄和兵器。

就这样,他在吴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威望。

并且秘密地组建起了自己的反击力量。

只在等待一个机会。

一个朝秦国复仇和让楚国复国的机会。

【王翦:果然六国余孽都有复国之心,当初应该对所有六国相关人员斩尽杀绝】

【秦始皇:现在为时未晚,六国余孽,朕会把你们扒皮抽心,让你们死绝】

【谢安:我知道那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秦二世元年七月,公元前209年。

陈胜等人在大泽乡起事。

之后各地纷纷响应,弑杀郡县长官而起兵。

单是楚国旧地几千人聚集成军而起事的,就多得不计其数。

消息也迅速的传到了吴中。

9月。

会稽郡的代理郡守殷通,向来欣赏项梁的才能,就把他召来商议大事。

项梁说:“当今长江西面全都反叛了秦国,这也是天灭亡秦国的时候,先动手就制约他人,后动手就被他人制约。”

殷通叹息说:“听说先生是楚国将门世家,一切只好拜托先生了!”

项梁说:“吴县有个能力出奇的壮士桓楚,逃亡在山泽之中,人们不知道他在哪里,只有项籍知道。”

项梁于是告诉项羽带着剑在外面等候。

项梁再次进门,对郡守殷通说:“请召唤项籍进来,让他领命去找回桓楚。”

项羽进来后,项梁用眼神示意项羽说:“可以动手了!”

于是项羽拔剑斩下殷通的头颅。

项梁手持殷通的人头,佩戴了他的印绶。

门下众人大惊,乱成一团。

项羽击杀几十百人,整座府邸的人都害怕得趴在地,不敢起身。

项梁随即又召集了之前认识的豪强官吏。

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

大家也都表示支持。

于是项梁便自领会稽郡的郡守。

封项羽为裨将。

吴中的豪杰们也被任命为校尉、军侯、司马等官职。

这一年项羽24岁。

关于项羽,应该都懂那个故事。

籍少时学书,不成,去。

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

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羽年少学习识字和写字,没学会便逃学了。

去习练剑法击刺之术,又没有学成。

项梁为此非常生气。

项羽说:“识字写字,记名姓就行了!学剑也不过是只能抵挡一人,不值得去学,要学就学那可以抵抗万人的本事!”

项梁因此便教授项羽兵法,项羽喜不自胜。

但是在略知兵法大意之后,又不肯学下去。

【赵普:小故事里能够体现项羽的性格缺陷,项羽结局跟他的性格有深度关系】

【王猛:项羽如果不是这个性格,那个结局无法走到,起义初期便会死亡】

【李泌:我认同丞相的论断,丞相也是个猛人,期待讲到丞相的故事】

随后项梁,派人收服了会稽郡下属的各个县城。

得到精兵8000人,正式在吴县起兵。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