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的建造,新都宫殿渐渐成形。

诸葛亮巡视新都,望着即将完工的宫殿,很朴实,甚至有些寒酸,如今的国库有限,只能如此,先过渡,等天下大定再扩建。

连日的思量,诸葛亮猛然发现大汉制度存在很严重的问题,目前官制废除了东汉州牧以及三公,采取丞相制。

这简直有点像现代的制度,非常不稳。

丞相要是一个忠义能力出众的人还好,要是一个只拥有权力,而不懂治理的人,像曹爽一样,恐人心不服天下有变。

如若是一个像王莽一样的人,王朝就要改姓。

这丞相制度问题很大,一统天下之后,肯定要废弃,恢复三公让权力分化,避免出现不可预测的后果。

诸葛亮想好,接下来还政刘禅,避免矛盾激化。

同时也想好,向刘禅建议,采取两年一度的儒林大会,从中选拔青年才俊,这样天子可自行培养心腹,平衡士族。

至于科举制,不太合理,唐朝实行科举,结果朝堂还是被士族垄断,寒门根本就无出头之日。

不如举办儒林大会,让天下有才之士高谈阔论,天子从中自行选拔,避免被士族私心垄断。

像春秋战国人才选拔就是选取声名远播的大能,从而出现很多鼎鼎有名的能臣。

自行开创的文学与死记硬背是两个不沾边的事。

有些教师看了一点古书,一天一口名师出高徒,这完全有点没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鬼谷子从未出山却知晓天下,思维领先时代几百年,教出的弟子,随便一个出山就是降维打击,这才是名师。

名师指得拥有超越时代的先进思维,引领时代进步,而不是死记硬背,就可以自称名师。

向刘禅建议举办儒林大会,一是延续东汉儒生以忠义为本,避免出现司马昭当街弑君这等邪念,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二是效仿鬼谷子,开创新的思想理念引领时代进步。

“丞相,陛下已距离新都不远,大概三日行程。”

杨仪缓步赶来汇报,打断诸葛亮的思绪。

“好,传令全城官吏百姓,准备迎接天子。”

诸葛亮目光看向杨仪,紧接着想起之前的决策,开口道:“长史,吾任命你司州刺史。”

“谢丞相!”杨仪闻言一喜。

“别着急谢,吾话还没说完。”

诸葛亮紧接着道:“世家豪强家底雄厚富可敌国,隐藏人口户丁逃避朝廷税赋,你到任之后,就悄悄负责调查世家底细,如发现隐匿户丁有异心,偷偷私藏大量兵刃家兵,不必向吾汇报,你自行处理。”

“在下明白。”

杨仪闻言作揖道:“丞相,此事司马也知晓不少,在下前日与其聊过很多,中原世家家底非常雄厚,不少世家还暗藏家兵。”

“好!此事就交给你去办,你见机行事,有事直接上报天子即可。”

诸葛亮缓缓开口,他不想掺和进来,此事让刘禅看着办,他只想做个好人,作为一个中间人,一旦其中矛盾激化,就出来当个好人进行调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