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夏自古以来,都是优越感十足的上位者,俯视四方蛮夷。

四方蛮夷也确实仰慕中夏服华懂礼、文化昌盛,一直想融入进去,成为中夏的一份子。

楚国就是其中最好的例子,只是中夏国家放不下优越感,死活不认可。

这才逼得楚国“不服周”,僭越称王。

一直到后世,“不服周”都还是楚地的口头语,楚王没能得到中夏国家认可,而产生的恨意,可见一斑。

姒安说:“没有把握,我不会动手的,即便莒国打来,我也有信心守住。”

“因为夷狄入侵而求救的国家很多,不用觉得丢人,甚至杞国受到入侵,都不需要求救,齐国、鲁国和宋国都会插手,中夏国家不可能坐视大禹后裔被夷人欺辱。”

听到高傒的话,姒安只觉得舒服,弱鸡又如何,身份足够硬,再弱都有人搭把手。

只要杞国不抢中夏国家的土地,带头犯忌讳。

只是死磕夷人,开拓土地,没有人会反对,这本来就是天子分封的目的之一。

若不是历史上遇到“不服周”的楚国,姒安不知道,杞国得在原历史里,混日子到什么时候。

“有老师这些话,我就放心了,若是需要帮助,我一定会给老师写信求助。”

“明白就好。”高傒说。

高傒最怕姒安年轻气盛,自以为无所不能,最后反而吃了大亏。

和高傒的会面结束,标准尺相关事务也到此结束。

思齐城因为入冬停工,第一镇邑甩给毛赢,姒安忽然间变得悠闲起来。

李克还有收集人才的任务,平时算不上忙碌,但也不会无所事事。

只有不鸣则已的己季,同样无聊,没事和姒安一起,给侍卫们上文化课。

十月初十下午,第一场落地不化的大雪降临临淄城。

齐国正式进入猫冬时间,朝会都因此削减一半。

也正是这个下午,第一镇邑的信使来了。

临淄到纪城,八十多里路,毛赢花了一天就就走完了。

比起姒安从杞国到临淄快了很多。

抵达第一镇邑以后,毛赢接过镇邑管理权,没有多余的解释,直接用分田地开路。

迁徙而来的国民们,爆发出毛赢都为之惊叹的热情。

当天丈量土地的数量,比毛赢的预料,快了一倍还要多。

毛赢只管指挥士人丈量土地,划分界限。

国民们一窝蜂涌上去,没过多久,分界的田埂就规规整整立起来,然后眼巴巴看着士人们,催促他们加快丈量速度。

傍晚时分,毛赢让人准备三千竹简,一部分写好今天的土地,一部分空白,放在木箱里,通过抽签决定今天丈量的土地归属。

抽到土地的国民,第一时间向毛赢磕头表达谢意。

只需要一个动作,所有人都乖乖闭嘴听话。

有分发土地的先例在前,毛赢轻轻松松,就得到抽中土地的国民,最坚决的拥护。

为了鼓励没有分到土地的国民,毛赢一句“明天继续丈量分发土地”。

没有得到土地的人,变得比得到土地的人更加积极。

毛赢顺势把契约石碑拉出来,为国民逐字讲解第一镇邑的政策。

事关土地归属,提问的人很多,毛赢逐一解答到篝火熄灭,国民们才恋恋不舍,回家休息。

这一天的进展非常顺利,但遗漏也出现了。

姒安使用,并打算推广的数字,士人们使用不熟练,官学也没有教学课本。

姒安希望他培养农家机灵的孩子,担任司农大夫,也因此无从谈起。

毛赢只好连夜写信汇报成果,希望姒安尽快解决数术课本。

他打算利用冬季,挑选出机灵、农术娴熟的青年,教会他们,司农大夫应该掌握的数术和新文字。

文字课本,高傒和国懿仲在准备,定时寄给毛赢即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