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登禹和谈召海公布考生排名时,会试的内外官员都在场,所有人都保持着老神在在的样子,但李宁安心中忍不住猜测,到底是谁把潘若林的卷子分到了他手中?
这次会试的知贡举官是礼部左侍郎谭彦霖和礼部右侍郎贾政经,他们都是翰林出身。
李宁安与两人并无恩怨,谭彦霖对他还算友善,应该不会针对他,贾政经就不好说了。
无论如何,如果那份考卷真的来自潘若林,那么李宁安已经将其筛落排除了。
离开贡院后,身上脏乱的很,但李宁安回到家后并没有急于洗澡,而是直接来到书房给潘世同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他详细描述了江姓阅卷官如何私自取回考卷,以及对潘若林和其他考生考卷混淆的企图。
他相信自己的恩师不会为了私利而插手此事,但显然有人在背后损害了恩师的名声。
李宁安之所以这样做,只是为了打预防针。
根据他对潘世同的了解,如果潘世同真的想要安排潘若林中举,完全可以直接找主考谈召海说明情况,根本不需要通过一个小小的阅卷官来传递消息。
考卷能够到达李宁安这个层面,很可能是有人预谋的。
如果李宁安选择了取中潘若林,他与潘世同的门生关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所有责任都会归咎于李宁安。
而如果李宁安选择不取,京城中已经有传闻说他得罪了潘世同,经过这件事,他将会彻底得罪潘世同。
所以无论如何,李宁安都无法逃脱。
京城官员都知道,元辅的胸怀并不开阔。
"当官可真难啊。" 李宁安幽幽感慨着。
李宁安让送彭大出信后,才去洗澡和吃饭。
他猜想,此时潘世同恐怕已经得知潘若林被黜落的消息,而究竟是谁筛落了潘若林,恐怕也已经摆在潘世同案头上了。
所以第二天,李宁安便去了潘府,想着向潘世同请罪。
潘府的管家行九自然知晓这件事,对待李宁安更加冷淡了。
这一次,李宁安甚至没有得到待遇,等了很久才见到了潘世同本人。
"安和的信我已经收到了,安和又何必上门一趟呢?" 潘世同说道,“若林会试不中,完全是他学业不精的原因。”
潘世同一说到这里,李宁安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了。
他可以说自己儿子学艺不精,但他不能随便附和。
然而,潘若林的考卷确实是李宁安筛落的,与其他考生相比,潘若林的文章确实稍逊一筹。
"算了吧。"潘世同说,“你坐吧。”
潘世同不仅知道潘若林会试不中的事情,连李宁安的评语都仔细看过,他觉得李宁安的点评非常中肯。
虽然潘若林读书很刻苦,但自从他担任次辅之后,潘若林似乎有些自以为是,似乎对天下的读书人并不放在眼里。
李宁安做了筛选,但并没有扰得朝野上下皆知,以此为自身在清流中博名。
然而潘世同却从这件事看出,李宁安过于想要保全自己了。
自从马政条例出台后,这个学生一直与自己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态度,既不追求攀附,也不主动针对。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