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嫡庶之间的分别后,李宁安对待自家人的婚嫁,上心更多,高门大户从不妄想。
庶子在大族之中毫无地位,处处受主母压制,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时代人身自由都难以得到。
想着此事不能作罢,方家拿个庶子出来简直是羞辱自己,愤愤的骂着,李宁安又思索起妹妹的婚事。
古代可没有相亲大会,男女大防可不是说说而已,只有到了相看议亲时才能见上一面。
对于京城官宦人家婚配嫁娶不太熟悉的事情,李宁安不得不歉意的交给林寻,多带着母亲去参加一些宴饮聚会。
之所以让林寻领着,在于两人之前接触环境不同。
贵族以及书香门第女子教育起源于宫廷妇女教育,逐渐盛行于贵族、士大夫等上层阶级。
属于“阴礼”(妇女遵守的礼仪)、“阴职”(妇女担负的职责),内容上以四德为主(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橐)。
《周礼·天官·内宰》:“以阴礼教六宫。” 郑司农 曰:“阴礼,妇人之礼。”
《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一般女孩十岁,就在家里接受女师教育:婉娩听从、执麻橐(纺搓麻线,古代衣服多以麻、葛、丝为原料)、治丝茧、织布制衣,学习准备祭祀和助祭的一系列工作(功,纺织、缝纫、备饭食酒浆等)。
出嫁之前三个月,宗族请女师对女子培训,培训完成之后,还要举行祭祀仪式,以成“妇顺”。
林寻从小虽没了母亲,但在祖母教导下这些该懂得规矩道理一个不少,女子在家可不是真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们同样是各自夫君的重要消息来源。
王莲英现在是接触了,但不太懂。
林寻在县城时闺中密友可是不少,书信往来从未断绝,本来她一人去官宦夫人圈子里面交流便好,可惜的是身份不够,王莲英身上可是有着朝廷诰命。
女性们参与各种名目的宴饮聚会,不仅是单纯地享受美食,欣赏歌舞。
“保媒拉纤”和“传播八卦”这两个女性天生自带的属性在这个场所更是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这些平日里足不出户的深闺名媛,依照身份、地位、阶层的不同也分成了不同的社交圈子,她们参加的所参与的宴饮聚会在名目种类、规模内容和仪礼等方面各具特色。
身份不够人家根本不带你玩,林寻现在就吃亏在这点上。
最近几日李宁安忙的很,林寻和王莲英同样没闲下来。
参加的宴饮聚会是真不少,各家愿意与李家结亲的人家看了一圈下来属实是把两人累够呛。
但王莲英没有过多抱怨,这可是事关自己女儿的大事。
但这人一多,林寻自然挑剔起来,她思虑的地方可就太多了,长嫂如母,再有就是想寻着对夫君仕途有利的人家。
一圈下来,那是左看右看都觉得不满意,感觉配不上她们家宁池。
王莲英倒是好一些,只是门第高的,怕女儿嫁过去吃亏,门第低的,又怕女儿嫁过去吃苦,远一些的人家又怕不知根知底,近一点的却又没有合适的。
许氏等俩人回来,听着她的话,突然笑道:“村里隔壁许鹏绮家倒是知根知底,你敢把女儿嫁过去吗?”
王莲英一噎,这许鹏绮原先不论从哪看都是好的,可自从屡试不第后,性情大变,俨然成了浪荡子。
现在看来确实不能以外表看人,二嫂还在旁规劝着,早早挑几个,可别看花了眼。
挑到最后,也就剩下了两户人家,许氏更中意的是黎敬浩夫人推过来的一家人,是个户部主事家的,据说家里头殷实,还是个独子。
唯一的不好就是这孩子有些不机灵,说的好听是憨,说的难听是傻,不过据说也是读过几年书的,有没有读进去就不知道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