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摞文簿很快被李宁安整理得井井有条。

当他忙完时,已经到了恰午饭的时间,李宁安这才发现自己竟然一上午都没有喝过水。

等他刚喝完水时,却发现潘世同不知何时已经来到了诰敕房。

现今,郑礼宁担任首辅的职务,名义上他掌控着朝中的文书、诏令等事务,包括那些皇帝不愿意批准的奏章也由他代替处理。

然而,他早就将自己置身事外想着躺平,内阁的事务则由潘世同和张国起分管。

潘世同并非闲着无聊才来到诰敕房,他像往常一样将数份密封的奏章交给翰林官员,因为这是阁臣们最大的权力之一,他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向皇帝递交奏事内容。

揭帖分为明揭和密揭两种形式,密揭通常使用小碎纸片写成,与正式文件有所区别,并且揭帖纸使用固定格式,每行五个字符,使用楷体书写。

不同的阁臣提交给皇帝的揭帖也会有所不同。

李宁安等人的任务是将这些揭帖封好,以备阁臣提交给皇帝。

京城衙门的奏章和文书必须经过内阁核准,文书先送到诰敕房,皆是由李宁安等人优先审核,相当于是先过第一遍。

由于机务繁琐,皇帝自身终不能胜任,因而建立内阁制度,以学士参预机务,其下设“诰敕房”和“制敕房”。

诰敕房和制敕房,都是为皇帝起草封赠赐爵诏令的秘书机构。

一进入诰敕房,李宁安等人就可以说是阁老们的秘书,所有文书都必须由他们先行审核。

如果他对某些事项不满意,就可以挑出几个细节来打回去。

虽然这只是一些小事,但谁愿意在这种琐碎的事情上找麻烦呢?

常言道,见鬼容易,弄鬼难。

如今,李宁安就像是横在阎王殿前的一个小恶鬼,谁都要打点好关系。

他将揭帖封好后,又多出了几份奏章。

李宁安之前在翰林院修订历史,还感觉朝廷机构的运转实在太慢。

修书修来修去,总是被打回、重新修订、再次被打回。

而翰林们的工作效率也是慢悠悠的,无事可做的时候甚至会一起喝茶、打屁。

而现在在诰敕房里,他才意识到原来人可以忙到焦头烂额。

难怪诰敕房的中书经常一脸阴沉,对任何人都板着脸。

李宁安本以为这是担任阁老近臣的傲慢,但实际上他自己亲身经历之后才明白,每天忙得像条狗,俸禄却不高。

再要人对他笑脸相迎,那不是连一丝社会尊严也没有了吗!

李宁安现在深刻理解,能担任辅臣之职的都是被公认为强人的人才。

如果没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一般人可能坐不稳这个位置。

李宁安处理完一天的公文后,感到疲惫不堪。

不过,他毕竟年轻,前世也习惯熬夜编写代码。

在翰林院时,自己闲下来反而会有壮志难酬的感觉。

而现在忙起来在诰敕房,李宁安几乎听不到抱怨。

等他离开皇宫时,已经到了傍晚时间,天色渐暗。

李宁安并没有催马加速前行,虽然路上有点灯笼,但视线仍受限,所以让马慢慢走更加稳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