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仕铨拿起来一看,入眼先是一封说明感谢,大意是感谢一个叫胡春梅的语文老师和一个叫郝德萍的音乐老师指导,得以让他能完成这次作品,又高风亮节的放弃了署名权,所以特意进行了说明。

“这是那天在你家那個小子写的?”杨仕铨的记忆力不错,还真记得杨谚,他边说边翻到下一页,好歹是个孩子的心血,他从来不是个扫兴的人。

“没错,托我送过来的,我看了看词,还成。”周镇南坐在凳子上点了根烟。

杨仕铨34年考入清木学的是土木,38年入伍,当的是炮兵团数理总教员,41年到延安后,任炮兵学校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他是这个时候才学习的作谱,也就此再没离开过宣传工作。

手中的谱子连五线谱都是用笔画的,但杨仕铨还是看得很仔细,只因为歌的名字叫《华夏军魂》。

曲子是进行曲,在结构上为二段体,全曲衔接紧密,而整段分为了两大句,两句却没有重复。

稀奇的采取了递增的方式,并且用旋律小调推向了B段的高潮,颇有一往无前的气势。

左手拿着纸,右手打着谱,杨仕铨心中愈感惊喜,精品,绝对的精品,可以传唱的那种,他又翻到第一页的说明感谢,看着胡春梅和郝德萍的名字,像是要印在脑子里似的,没想到一所小小的学校竟同时拥有卧龙凤雏(是褒非贬)。

看着杨仕铨的作态,周镇南也猜出些什么:“还不错?”

杨仕铨没搭话,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口琴,看着谱就吹了起来,第一遍还有些磕磕绊绊,第二遍渐入佳境,第三遍已经可以完整吹出来了,杨仕铨像是吹上了瘾,足足吹了五遍,

这才向周镇南问道:“咋样?”

“不错”音乐里的慷慨气很足,只不过周镇南不太懂音乐,没法从专业角度评价,只给了一个肯定的评价。

杨仕铨走到门口探出半个身子大喊道:“老张,老张,知道你还在加班呢,快过来。”

“咋啦。”张丰年是杨仕铨的副手,俩人的办公室紧挨着,就隔了一堵墙。

张丰年推门而入,见了周镇南,先敬了个军礼,俩人交集不多,只能算是认识,周镇南站起来回了一个。

杨仕铨这才把乐谱给了张丰年道:“你看看词,我吹你唱咱俩配合一把。”

递给张丰年的时候就是第二页,直接就是歌谱,张丰年接过来,边看歌词边道:“嗬,好几年没见过手画的五线谱了。”

歌词很简单,张丰年很快就看完了,他探询的目光投向杨仕铨道:“哪收来的,感觉不错啊。”

看这个纸就知道明显不是单位里人的手笔,现在的公家单位写作纸最上面都会印着单位名称。

“先来一遍再说,我可知道你小子看词一次准,不许糊弄事儿啊。”

“成成成,我要是有失误一会儿请你吃饭。”

俩人站在一起,目光看在张丰年手中的谱上,杨仕铨呼吸之间乐曲奏出。

短促的前奏非常抓耳,周镇南已经听了那么多次,依旧忍不住被吸引,张丰年准确接入,他可比石爱国他们的唱歌专业多了:“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喝干这碗家乡的酒,壮士一去不复返.....”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