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臣回京,在大朝会上说明了本次谈判的情况,并将顾舜云一举攻下塞林城的喜讯提前转告。

承元帝大喜,直言:“天佑我大晋”。

同时,大臣们对顾舜云的能力又有了新的认识,纷纷赞扬其文武双全,不愧是陛下的儿子云云。

承元帝自然全盘接下,大笑着要重赏,结果使臣们忽然来了句:“陛下容禀,顺王殿下还托付微臣等转告一件事。”

承元帝还沉浸在拓宽疆土的开心中,听闻顾舜云还有事转告,便好奇起来:“哦?转告何事?说来听听。”其他大臣也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于是使臣们便“绘声绘色,情真意切”的把姜朝歌已到了漠北边城的事给说了一遍,还着重渲染了姜朝歌北上的艰险,以及顾舜云祈求父亲原谅的诚恳。

承元帝听完后,并未表现出不悦,只是似笑非笑的说了一句:“这混小子…”

使臣们松了一口气,觉得陛下这态度,多半是过关了。

众人都在为此事交头接耳时,没人注意到,站在最前方的顾尧风眸中凝聚起了一股,仿佛要将周围一切都焚烧殆尽的戾焰。

他一手负在身后,广袖覆盖之下,那骨节分明的手紧握成拳,外人看来,太子还是那副温文尔雅的模样,只有顾尧风自己知道,他几乎用尽了所有的自制力,才让自己看起来一切如常。

可尽管如此,在他附近的大臣们,还是感受到了一股莫名森寒的气焰。

而这股森寒的气焰,在使臣们上递了顾舜云请封世子的折子后,变得愈发凌厉骇然起来。

承元帝似有所感,但他只是稍稍停顿了一瞬,甚至没有把目光转向顾尧风,而是露出了意外又惊喜的表情,继而便开怀的大笑起来:“好小子,他倒是会打算,罢罢罢,既是给朕添了小皇孙,便看在小皇孙的份上,饶了他去。”

而后,承元帝便如顾舜云和使臣们想的那样,很是痛快的封了世子,并当场给世子赐名:顾延勋,紧接着,上族谱,定恩赐…一套流程下来,念念的身份便算是得到了官方的认定。

太傅很高兴,他强作镇定的替小外孙谢了恩。

“漠北艰苦哪是享福的地方,等情况稳定些,便让顺王把顺王妃和朕的小皇孙先送回来,莫要陪着他在那边受苦。”承元帝道。

随即又补充了一句:“朕记得,姜家老二今年也入了翰林,便让他去宣旨,顺便把朕的大理寺少卿要回来,大理寺缺不得他,且他那婚宴也该好生办办才是,兵部拟个新的辎重将军送过去吧。”

大臣们一一应是,顾尧风掩在袖中的手掌却因为捏的太过用力,已经被指甲压出了红痕。

大朝会终于结束了。

顾尧风头一次觉得自己行走僵直,难以思考,满脑子都在想:好啊,好的很,他的好二弟,竟敢背着他偷天换日!

废物!跟在姜朝歌身边的人是废物!漠北边城那些个参将副将官员也是废物!就连随军的探子们也是一群废物!!

这么多的人,这么大的网,网不住一个姜朝歌,如今不仅是人跑了,连孩子都生下来了,这么大的动静,他手下那群人都是死的不成,竟一点消息都传不回来!要他们何用?!

他此刻正恼怒,一时半会儿没有意识到,也许并不是他底下那群人察觉不出端倪,而是他们很可能已经被一锅端掉了。

这厢,姜太傅回府后与姜夫人分享了此事,姜夫人开心的不得了,陆三娘也对此很是高兴,毕竟听公爹的意思,子逸终于要回来了。

这种欢快的氛围一直延续到姜朝鸣下职回来之后。

姜朝鸣年初时参加了殿试,被承元帝点做了探花,进了翰林院做编修,前程似锦。

姜朝言和姜朝奕不在姜府的这段时间,他一人扛起了姜家公子的大旗,压力不可谓不大,人也比往常成熟稳重了许多。

他回府前已经在翰林院接下了去漠北宣旨的任务,一想到能看见亲亲三妹和新鲜小侄儿时,也开心了好一会儿,只是那股劲过去后,便想到了更深的一层。

是以在回府后,他便直接打断了府中欢欣的气氛,与姜太傅一同去了书房。

太傅府今时不同往日,在藏仙阁的协助与陆三娘的管理之下,府内已经很难再被外人渗透,变得安全了许多。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