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时平的计划有些疯狂!他是计划将一二级火箭全部回收利用,这样的结果就是当一次火箭发射的成本为一百块,回收第二次发射的成本降低到了百分之三十,受材料影响,当前理论火箭可回收次数不超过二十次。

拿二十次举例。

正常发射二十次成本是二千,但陈时平的研发项目如果成功,发射二十次成本只需要六百七十。

单看这个数据好像觉得没什么。

但当放大两百亿成本对上六十七亿,又或是二千亿成本对上六百七十亿,这技术的重要性立马体现出来了。

发射中心。

站在巨大的落地窗,能隐约看到远处有一些红灯在闪烁,那里正是距离发射中心两公里外的发射台。

本次计划是将一二级火箭推送到三十公里外的平流层进行回收,一级火箭会在推送到二十公里的时候与二级火箭分离。

已经获得了审批,发射中心也有相关工作人员在场,得到允许发射的指令后,随着三秒的倒数计时结束,陆一鸣按下了点火按钮。

“2021年四月十二号晚十二点零七分零六秒点火!”

这是上面派来的记录员在一旁边记录时间。

远处已经能看到火球升起,一时间光亮是瞬间将发射中心照亮。

火箭升空的画面还是颇为震撼的,在发射中心这个封闭的环境内可能感觉不到太大的动静,但能看到树木在摇曳。

随着火箭起飞,整个发射中心是沉寂下来,前面的诸多设备反应着火箭的升空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则是面带严肃的表情在观察着上面显示的各种数据。

时间来到了127秒。

记录员大声喊道:“助推器分离!”

这话一出,能看到陈时平表情凝重起来,倒不是出了什么岔子,而是现在已经到最关键的一步了。

时间到来火箭自点火开始后的147秒。

“一级火箭分离!”

“相关数据显示一切正常!”

“一级火箭分离成功!开始进行一级火箭回收!”

“信号接收正常!备用动力启动!”

“备用动力启动成功!回收工作正常展开!”

此时陈时平小声的说道:“当前火箭回收指令方面工作全部是人工在进行,但实际进行操作的是人工智能。”

原计划中回收火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毕竟要让火箭能回收到指定为止才算回收,不可控的火箭回收对于落点只能选择在大海,这打捞成本算下来,根本就不划算了。

闻声陆一鸣点了点头。

此时二级火箭还在继续升空,随着整流罩分离,二级火箭也熄灭了发动机开始自由落体。

之所熄灭发动机,是进行尝试在空中能不能二次启动发动机,实际上真正的回收流程是直接在分离后反推点火将分离火箭送到着陆区附近,然后在熄火自由落体开始准备二次启动发动机减速降落。

整个过程发动机要点火多次进行减速,以起到平稳降落的目的,但是陈时平的计划中,是给一二级火箭增加了电喷助推器,别小看电喷助推器的动力,得益于固态电池技术再结合从中科院拿到的电喷动力系统,这是让一二级火箭能够精准降落的关键。

火箭除去尾部的助推器外,在四周是布置了八个小型电喷助推装置,在固态电池作为能量储备下,电喷发动机可以抛弃原本笨重的动力源了。

随着第332秒二级火箭熄灭发动机,紧接着就是一级火箭即将抵达指定降落地点进行垂直起降回收。

正常来说,传统回收火箭最好的方式是以降落伞方式,选择在指定水面降落。

不过缺点就是降落地点不可控,会使得回收成本上升。

垂直起降回收是近年来逐渐形成的发展趋势。

简单地说,火箭第一级在分离后预留一些燃料,主发动机在下落过程中再次开机,确保火箭第一级降落到海上平台或陆上着陆场。

该方案使火箭第一级实现了宽域定点回收,便于迅速入厂翻修,经济性较好。

不过一般火箭垂直起降回收方案普遍不具备悬停能力,依赖承力较大的着陆腿抗衡着陆冲击,风险不小。

目前,一些地面助降系统正在研发中,尝试应用绳网捕获技术等,取代着陆腿,有望改善回收的可靠性。

但陈时平是有为垂直起降回收的火箭准备特制的回收平台,使用这个平台就可以让不具备悬停能力的火箭平稳降落。

当然。

要求也非常高,降落误差不能超过三厘米,能实现这个技术主要是依赖人工智能白泽提供的技术支持。

在发射中心有两个大荧幕,上面分别有着八个画面,不过全身黑色看不到有什么画面。

但很快。

其中一个是显示有一个光点在靠近,当光点同时出现在八个镜头中并且消失后,负责操控这个画面的工作人员按下一个按钮。

此时画面中的黑色消失,但全是烟雾看不到具体情况,直到三分钟后才渐渐看到二级火箭那笔纸竖立在回收台上的身影。

这时一位工作员看着自己面前荧幕上显示的各种数据,随后扭过头对着身后陆一鸣等人欣喜道:“一级火箭回收成功!误差不超过一厘米!”

这话一出众人表情一喜,不过并没有直接开始欢呼。

五分钟后。

另外一块荧幕上也出现了一个光点,同样是在光点消失后黑色褪去,随着烟雾消散露出了二级火箭的本体,同样也是笔直的竖立在回收台中间。

“二级火箭回收成功!误差不超过一厘米!”

随着这话一出。

在场众人瞬间开始欢呼起来!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