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北境,北川府。
大虞除了以王都为核心的王畿地区外,共有十二府。
其中,北川府与大庆皇朝全线接壤,因此也是战备体系最严密的一个府。
事实上,北川府曾经的范围比现在还要大,但八十年前大庆皇朝忽然以莫须有的借口南下寇掠,将怯河马场以及上百里的疆域侵占,使得大虞丢掉了仅有的一个环境优渥的突衍马马场。
不过这样一来,也让北川府的边防轻松了许多。
因为现在的边境是以绵延无尽的昆吾山脉为依托,在北川府能够容许大规模军队进出的地方,只有两个。
其中之一是靠东方向的琅东关,其二则是靠西的通源走廊。
除了这两個地方外,在西边的陇右府,还有一个连山关口贯通大虞与大庆。
三关之二都在北川府,而且通源走廊一马平川,由此可见北川府防守压力之大。
毕竟,他们面对的可是兵强马壮的大庆皇朝!
通源走廊南端,大虞边军军团之一——戍北军大营。
戍北军足有三十万之众,与分别驻守琅东关、通源走廊、连山关口以及其他大小烽火台的二十万边军一起,共同组成了大虞最强的一支戍边力量,时刻拱卫着大虞的北境安危。
戍北军总共有三处军营,分别是中央大营、东大营及西大营,各自有驻军十八万、五万、七万。
其中,中央大营就位于通源走廊南端,其他两个大营则各自向东西方向延伸出一定距离。
这样一来,不论是哪个关口出了事,戍北军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提供强力支援。
大虞的军队大部分都是边军,而且历代王君对于边军的控制力都很强,鲜少有边军进入王朝腹地的情况发生。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大虞开国君主定下的一条铁律:但有边军将领挥军进入中原大地者,不论缘由,一概夷三族!其麾下部将,乃至普通兵卒,皆可伐之,得其首级者,接其将位,功高者直接封侯!
也就是说,哪怕得了入京勤王的王旨,边军也不能进入王朝腹地!
若有敢动者,便是谋逆,而不是勤王的功臣!
虽说这样的铁律对于统治的确有一定风险性,但总体而言,却也是利大于弊。
若是大虞的后代子孙在有禁卫、卫戍军等力量拱卫的情况下,依然被人从内部推翻,那也只能怪其无能,王朝易主也是活该。
而且,王朝虽然易主,但大虞的字号却不会倒,会继续传承下去。
毕竟,万万千千的边军守护的就是“大虞”,若是“大虞”这个旗号不存在了,那以前的铁律、规矩等自然统统作废,新上位的人只会自取灭亡。
由此可见那位大虞开国君主的智慧与胆魄!
而且,事实证明,这条铁律的确很有效,大虞现在仍旧传承的好好的。
或许,这铁律也对每一代的大虞王君都有鞭策、警醒的作用,使其不敢放肆胡来。
另外,这也是大虞旧三公虽权倾朝野,但他们垮台时却没能引起兵变的原因所在。
同样,这也是闻人枭敢于在极短时间内将旧三公全部连根拔起的原因所在!
帅帐中,两个人正相对而坐。
其中之一,正是大虞太尉孙武。
至于另一人,则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将。
老将名为万永山,正是大虞镇北将军、戍北军主帅!
此刻,万永山眉头紧皱,盯着眼前的微型沙盘眼神闪烁不定,似乎有什么难以决断的事。
好半晌后,万永山抬起头来,一脸严肃的看向孙武。
“孙太尉,你的想法很大胆,策略之严密也相当惊人。如果真按你所说的进行,要引大庆那五十万大军的主力入彀,很有希望。”
“可您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彀,很可能最终葬送我们自身?”
孙武微微一笑,问道:“哦?镇北将军此言何出?”
万永山深吸一口气,道:“我们要围杀敌军,最重要的就在于‘围’字!”
“可大庆多精兵,在对面,大庆足有两支成建制的精锐之师,分别是一万虎士重步卒,以及两万赤勒精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