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武侯祠完
穿过肃穆的昭烈庙便来到了武侯祠。放眼望去游人如织,多得怕是数也数不过来,交谈声和脚步声混在一起,却又没有吵闹的感觉。四周的古柏苍劲有力,长势十分喜人。它们直挺挺的向着天穹拥去,繁枝茂叶将本就不算太盛的阳光揉碎,任由细碎的阳光洒落在人们的肩头。
武侯祠的这道门上除了挂着的牌匾,还有四块竖匾,分别写着“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三顾频频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安静的牌匾与游动的人群交相辉映,仿佛无声表露着三顾茅庐在一千八百年后的今天还是受人追捧的美谈。
季汉众人无声地笑了笑,他们跟着人群穿过武侯祠的大门。
眼尖的张飞一眼就瞅见了新的牌匾,他不禁念出了牌匾上的字,“先主武侯同閟宫”。
念完他忍不住看了看刘备又瞧了瞧诸葛亮,先主武侯同閟宫是什么意思?从字面来看閟宫是神庙,也就是说大哥和丞相是在同一间神庙?
不等张飞出声,甄德便开口解释了起来,“这是距今一千两百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作,诗名《古柏行,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想起昔日小路环绕我的草堂东,先主庙与武侯祠在一个閟宫。也就是说早在一千两百多年昭烈庙和武侯祠就紧紧相邻了。”
一千两百年前?
众人心中微惊,之前不是明朝的蜀王朱椿将武侯祠搬进昭烈庙吗?原来早在一千两百年前的唐代武侯祠就跟昭烈庙紧紧相邻了啊。
张飞指着后面的牌匾问道:“甄导,那这个呢?这个万古云霄一羽毛。”
“还是出自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啊?”
不但是张飞,就连其他人都是微微一愣。饶是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也有些哭笑不得,伊吕是谁?那可是辅佐商汤的伊尹,开周八百年的吕尚!相比这两人汉初的萧何曹参都要黯淡三分。这位诗人却把他比作伊吕一般的人物,仿佛萧曹只配给他提鞋。
实在实在太过盛誉了。
季汉众人跟随着人流来到了静远堂,远远就能看见静远堂里的诸葛亮神像。静远堂也是单檐歇山顶,论规格要小于祭祀昭烈帝的正殿。
这一次不用张飞提示,也不用甄德解释,诸葛亮又瞧见了熟悉诗句。静远堂檐下的牌匾上写着四个大字,名垂宇宙。
刘备忍不住说道:“看来与裴相同为唐人的杜甫更加推崇孔明啊。”
“没有先主三顾茅庐,即便诸葛孔明再有才能,没有鱼的水,不过是一滩死水。”诸葛亮笑了笑。
刘备打趣道,“丞相,你怎么说我的词啊?”
“这玩意儿,谁先说就是谁的。”
旁听着诸葛亮的回答,甄德忍不住看了诸葛亮一眼,心道:诸葛丞相也会玩梗了?嗯好像在现代呆久的诸葛亮会玩梗才正常吧?
走进静远堂,季汉众人还没好好瞧瞧诸葛亮的神像,就见有孩童指着诸葛亮的神像大声询问自己的母亲,“妈妈,诸葛亮是不是真的能呼风唤雨啊?”
吴兰雷铜满眼期待地看向诸葛亮,诸葛亮自然清楚他们都在想什么,无非是自己在演义里的表现,像极了开坛作法的道士。好在这种事情他遇到过不止一次,他解释道:“这是小说家描写人物时使用的一种夸张手法,诸葛孔明并不会呼风唤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