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送完了,咱们的直播正式开始!今天要讲的依旧是儒学相关的人物,那就是两个半圣人之二的亚圣孟子和心学圣人王阳明!
首先来说亚圣孟子!作为亚圣,孟子的思想与孔子一样,流传至今,并且依旧在影响着华夏人的思想!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子居),与孔子并称“孔孟”,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华夏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唐宋之后的华夏产生了深刻且巨大的影响,其中许多命题的哲学思辨以及伦理启示,至今仍潜移默化影响着华夏乃至整个东亚。
孟子的地位仅次于孔子,对儒家学说的继承与发展,也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所著《孟子》一书虽然只有7篇34000余字,但早已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孟子不仅在哲学论理上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而且建立了以“民本”为基础的政治思想体系。
在儒家思想与佛教理论交锋融合的过程中,孟子的影响尤为重要。孟子强调“权”,而非强调伦理原则。至中唐时,韩愈著《原道》,把孟子视为唐以前儒家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定为“四书”,使之成为儒家基本经典之一。
孟子自幼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为了给他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孟母曾三次搬家,这也成为一时佳话。流传千古的成语‘孟母三迁’就是这么来的。
学成之后,孟子开始“周游列国”,终孟子一生,游说诸侯,历齐、梁、宋、滕、鲁诸国,均未能见用。晚年孟子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那里传道授业,与弟子们一起,将自己的思想著书立说,最终成就了《孟子》一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89年)。
孟子的主要思想就是:仁、义、善。《孟子》全书虽非全是孟子手笔,但为孟子弟子所记,皆为孟子言行无疑。从书中看出孟子有如下一些言论和思想: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因而他要求人们重视内省的作用。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
他又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认为君主必须重视人民,“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在价值观方面,他强调舍身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强调要以“礼义”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为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放弃礼义,“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而就在这两天,恰好有一个新闻,一个女孩子购买了一个平板电脑,结果商家误发了两个,后来那个女孩子将这件事发了出来,退回了一台平板电脑,大家都问她为什么这样做,明明可以自己收下电脑的,反正商家又不知道,那个女孩子的回答正是: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由此可见,孟子的思想得到了华夏人民的认可!
宋代孟子的地位迅速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在明清两代,官方规定,科举考试的八股文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要“代圣人立言”。于是,《孟子》一书便成了明清两代士子们的必读书之一。
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朱元璋曾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并诏告天下说孟子的不少言论“非臣子所宜言”。下令将孟子逐出文庙。次日钱唐上疏力争劝阻,加之天文官也上奏文星暗淡无光,于是朱元璋又下一道谕旨:“孟子辩异端,辟邪说,发明孔子之道,配享如故”,又恢复了孟子在文庙中的待遇。
@明太祖朱元璋,老朱啊!这件事你干的可不厚道!尽管为了某些政治目的,但是这朝令夕改的情况,反而有所损失你的帝王颜面!下次注意哈!】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