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平日里写文章信手拈来的儒家来说,写文章并不困难,困难的点在于必须要某些内容迎合始皇陛下的心意,又要以儒家的身份发表,那么有些理论就必须人为的模糊改变,润色比一气呵成写出来耗费的时间更长。

嬴政完全没压力,三日时间内交上来的文章显然很合他心意。

李斯对此还有些失望,邸报发行绕不开他,他也需要郑重考虑上面关于朝廷律法的内容,头一次可惜儒家居然没有抵抗到底,居然向陛下服软了。

你们儒家的气节呢?

若是儒家把陛下惹恼,空缺出来的版面不就是他法家的了嘛。

得亏儒家不知道他的心思,否则势必又要起争端。

作为奖赏,墨家和公输家也占据了小小的版面,主要是将他们研发的好东西发布,也是有心要吸引人到咸阳来一探究竟,总之来了就肯定得带走点什么。

墨家和公输家看到简单排版后的邸报已经很满足,没有李斯那种恨不得把人全部踢走的野心,现在就想着能再做出点东西,陛下也能继续给甜头。

别觉得没出息,这是陛下的隆恩啊。

攸安也见到了第一版黑白的邸报,扫了两眼便兴致缺缺,眼睛疼啊。

主要是他也实在管不了。

不少商人看见邸报上面的内容,面色一变,匆匆忙忙找人商量,“朝廷要收羊毛,这是否能?”

扶苏明白她在那映射朝臣们每日下值都会顺走两三张纸,都成为朝臣们心照不宣的默契了,儿且,他父王也不至于追究这么点小事。

哄抬价格的更是不在少数,尤其是商人没有机会接触到上层政令,小心的捧着邸报,看稀奇似的阅读上面的文字,旁人若是伸手都要避开,以免弄脏弄破。

距离咸阳千里之外的某个小村,一位当家的男子回到家中,往日从未和人红过脸的人气得在家里哧哧的发脾气,心中恼怒自家那些不争气的。

尤其是第二期邸报又发行了,眼睁睁瞧着儒家的措辞越来越嚣张和贬低他们,一个个火冒三丈,可惜他们没有办法登上邸报。

果然这些商人很是敏锐,一下子找到重点,许多人一合计,不管能不能攀上朝廷的关系,总归尝试尝试顶多损失一些钱财。

当家男人铩羽而归,第二日便收拾好行李往咸阳去了,他们难道不知道这是逼迫他们的阳谋吗?

咸阳来探路的许多家瞧着邸报上面大出风头其它四家,本来还观望还慢悠悠的被刺激的都激动许多。

不管攸安如何嫌弃,但对于大秦而言确实惊为天人。

除却咸阳城自留的几千份,剩下的全部都送到各郡县,林林总总算下来,也就划分到县的单位,剩下的实在分发不下去。

许多人思考一番后各自找门路,嬴政为了将这把火烧得更加旺一些,哪怕是真正有才德之人也不采纳,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叫儒家“畅所欲言”。

墨家和公输家可真是不错,儒家的大儒们不愧是读书人,虽然听不懂但一听就很厉害,还有他们大秦的《秦律》原来还可以这么解读,那日后他们可得小心点别犯错。

扶苏万万没想到理由如此清新脱俗,偏偏还无话反驳,朝堂上很多大臣们确实上了年纪,看东西很费力。

儒家那群人都在说什么狗屁?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