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二日,虎牢关向西五十里的地方。

一匹战马驮着一个身穿贫民衣服的汉子,在往虎牢关皇甫嵩大营的方向奔驰。

徐晃怎么都想不到,自己竟然会因为跟一个素不相识的老农唠了几句嗑,就改变了自己的志向。

其实真正说服自己的不是那个老农,而是徐晃满眼的禾苗,还有村屋上袅袅升起的炊烟。

至少老农的那句话是对的,这不就是盛世景象了吗?与其信一個,说得天花乱坠的人,不如去相信那个已经踏踏实实正在实现这一切的人。

不管发号政令的是那个年幼的天子还是擅权的王允,亦或者是杨彪,反正人家已经做到了。

入了渑池,大大小小的水库、塘堰、水车,就更多了,更加坚定了徐晃的志向。

只是正在修缮这些东西的,不是当地的百姓,而是一个个身强力壮的西凉人,徐晃一眼就瞅得出来,他们都是当过兵的。

在和当地人攀谈后才知道,这些人都是昔日董卓屯驻在雒阳城内外的嫡系部队。按照他们的话来讲,这些人是天子派他们给当地百姓赔罪呢。

人来到雒阳,发现并没有招兵的公告,又跑去小平津,仍旧不招兵。

这倒是给徐晃整不会了,如今是多事之秋,到处都在抓壮丁,怎么雒阳却是如此懈怠的模样。

后来还是小平津的军卒给他指了条明路,让他去虎牢关看看有没有机会。

那里驻扎着皇甫嵩将军的军队,他正在攻打虎牢关,已经月余了,还没有传来攻克的消息,想必那里缺人缺得厉害。

徐晃有些犹豫,想想自己跟蝼蚁似的冲上城墙,敌人用金汁浇了自己一身的画面就忍不住心颤一下。

但是心中有股子火在燃烧,况且他知道皇甫嵩,乃当世之名将,能跟着他应该能学到许多东西。

于是一咬牙,就拍马前往虎牢关。

抵近虎牢关四十里的时候,徐晃敏锐地发现,有十骑身穿皮甲的骑兵向自己冲来,他赶紧让胯下战马减速,停在原地,等待那队骑兵到来。

此时十骑也已经冲到了跟前,为首一人打量了一番后,喝问道:“干嘛的?”

徐晃赶紧毕恭毕敬拱手道:“小民徐晃,河东郡人,听闻皇甫将军在此,特来投军。”

他没有半点隐瞒,是真心想光明正大地参军。

士卒骑着马围着徐晃转了一圈,语气稍缓道:“看体格子是块好料,八成之前当过兵吧。”

徐晃刚要拱手回道,就听那个士卒说道:“不过,这里不招兵,你去别处试试吧。”

徐晃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支正在攻打坚城的大军,居然不征兵!

徐晃从怀中掏出一贯铜钱,双手捧着送到那名骑兵面前道:“小民,只求一条能建功立业的路,还望兄弟指点。”

没想到徐晃的这个举动,惹得这十人的骑兵队刷刷抽出环首刀,为首那个士卒,刚刚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用刀指着他怒道:“小子,你很不对劲,细作吧,随爷爷军营走一趟。”

徐晃微微一愣,不过一想也就明白了,这年头哪里有人要通过行贿来当个大头兵的呢。

他喟叹一声道:“小民是真的想参军,好吧,某随你们去就是。”

言罢伸出双手,让对方士卒把自己拴起来。

士卒狐疑地看着徐晃,又警惕地看了看四周,这才骑马凑到身旁,搜查一番,没有发现武器,这才让人把徐晃双腕捆死,这样不影响他骑马,就呼啸着带着徐晃向东奔驰而去。

其实徐晃是在拿自己的命去赌,赌皇甫嵩的军队不会杀良冒功,会最终相信他是真的来从军的。

很快这队骑兵就把徐晃带到一处大营。

士卒带着徐晃进入一个营帐,营帐之内是位司马,在听闻士卒的汇报后,就眯着眼审视着徐晃问道:“你是谁派来的?”

徐晃身体绷得笔直,不卑不亢道:“小民是河东郡人,曾加入过白波军,后来被段将军击溃后,小民走投无路下,原本打算去投袁隗,后来发现从华阴郡到河南郡的一派治世景象,遂决定加入朝廷大军,为圣天子效力。”

徐晃说得理直气壮,没有半点虚言,这种状态是很难装得出来的。

司马又上上下下打量着徐晃,眼睛微眯:“读过书?”

徐晃点了点头道:“回禀司马,小民曾为杨县文吏。”

司马道:“那就在本部,接着当文吏吧。”

徐晃抱拳道:“小民只想上阵杀敌,望司马成全。”

司马怔了一下,摆了摆手对亲卫道:“那就安排他去当个大头兵吧。”

待亲卫把徐晃带走后,司马就把徐晃的情况,写了份报告,让人送到了校尉那里。

通过刚刚徐晃的表现,司马从心底里相信了徐晃的话,很像热血青年的样子,只是出于谨慎拿文职试探了一下徐晃,如果是细作会更倾向于接触文牍,反之若真是一心从军的,哪里会喜欢整日与笔墨为伍。

亲卫一出大帐,就给徐晃解开了绑在手上的绳子,有些幸灾乐祸地道:“兄弟,当兵可苦啊,训练苦,打仗苦,有舒舒服服的文吏不干,去当个大头兵?”

徐晃活动着手腕笑道:“嘿,某就是个贱皮子。”

亲卫也没多说什么,就把徐晃带到一处营帐前,对里面大吼道:“毛老三,给你补新兵蛋子来了。”

就听里面有人骂骂咧咧地出来,一个满脸虬髯的糙汉,看了眼亲卫,又看了眼徐晃,有些不满地道:“都这岁数了,还往我这塞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